PISA 评价理念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1PISA 简介 为了获得学生知识、技能,及其在教育中的常规表现等可靠的数据资料,了解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素养能力,考查其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情况,最终为各个国家提供教育决策所需信息,联合国经济合作与进展组织(OECD)成员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着手研发区别于传统意义考试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于 1997 年开始正式实施,第一份正式评价报告于 2000 年发布。参加国或地区依据 PISA 测试的要求,随机从平均年龄 15 岁(即 15 岁3 个月—16 岁 2 个月之间)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中,抽取不同能力水平和背景的 4500-10000 名青少年作为测查对象。测评以纸笔方式进行,主要包括阅读、数学以及科学三个领域,每 3 年选择一个主题,9 年完成一个周期,重点关注这群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2PISA 评价理念 PISA 是一个动态的评价框架,每次测评主要测评其中的一个领域。基于终身学习的动态模型设计测试内容,评价学生在现实生活和终身学习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每一特定测试领域的排名可以通过测试的分数体现,同时通过计算总分也可以排出综合能力的名次。每个参加国所有参加测试的学生的平均分即是这个国家在这个具体领域中的测试得分。PISA 只提供各个测试领域的分数,而不是所测试的总分,排名也依据参加国在阅读领域、数学领域、科学领域中的平均分而确定。等级评定也要相应根据测试分数进行,只要求达到完成问题的最基本的技能即评定为第一水平,以此类推,增加问题难度,相应评定水平也会提高。在学习型的社会里,人们只有通过终身学习才可获得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学生仅仅局限于他们对学校课程内容的学习掌握程度,是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的,PISA 更关注衡量学生在面对实际生活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参加国的初中学生,通过 PISA 在多领域和多维度下测试,反映出其面对未来实际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已经具备,是否为个人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各国政府通过国际学生评价项目,迅速建立决策者的提醒机制,对教育进展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及时纠正。通过有效反馈测试结果,及时而有目的地进行教育反思,以此作为制定教育决策的科学依据。PISA 测试与其他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甄别考试有很大的区别,评价领域虽与学校教学科目内容紧密相关,但 PISA 关注学生习得技能和解决实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