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模式与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育的比较 [摘要]“3+4”人才培育模式致力于本科层次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对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比较“3+4”模式与传统人才培育在培育目标、岗位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方面的差异,认为必须完善“3+4”培育方案,明确培育目标;制定“3+4”课程标准,保证教学质量;确定“3+4”考核机制,科学评价方式;建立“3+4”老师培训制度,优化师资队伍。 [关键词]职业教育;“3+4”培育模式;对比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进展,职业教育对专科层次以上人才的需求度越来越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24—2024 年)》提出构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进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24 年,江苏省着手试点“3+4”七年一贯制项目,即 3 年中职与 4 年本科分段培育人才。“3+4”培育模式致力于培育本科层次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对于江苏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3+4”是一个新生事物,通过其与传统人才培育模式的比较,可以更好地明确“3+4”人才培育模式的独特性,并从传统模式中获得经验与启示。 一、培育目标的比较 (一)三年制中职培育目标:技能人才和高素养劳动者 三年制中职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以培育技能型人才与高素养劳动者为主,要求学生能够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岗位;有健康的体魄与较高的心理素养,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例如,三年制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育目标可以描述为:“培育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从事机电设备、生产线安装、调试、运行、检测、维修及营销等工作,有良好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的技能型人才与高素养劳动者。” (二)五年制高职培育目标:技术技能人才 五年制高职在三年制中职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有一定要求,培育出来的人才不仅要会操作,还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并能运用于实践。因此,五年制高职的目标是培育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有较高综合能力,能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例如,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育目标可以描述为“: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基本的理论知识,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与操作技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检修与技术改造等技术技能型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