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在职校德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当前,职业技术院校德育课传统教学方式存在弊端。要想解决这些弊端,可以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教学中。任务驱动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由此可见,运用任务驱动法在职业技术院校德育教学中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任务驱动;职业技术院校;德育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随着时代的进展而出现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要想使用这种教学法,老师在教学中要改变对自己的定位,学生也要转化学习方式,根据特定的任务来学习,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在全部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设计好任务,然后将预定的教学内容分摊在不同的任务中,让学生完成任务,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去学习,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德育课传统教学方式的缺点 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教学模式仍旧是以老师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接受教学所教授的课堂知识。这种以老师为主体的单一、缺乏制造性的教学模式极其容易使得课堂缺乏生机,使学生失去对德育教育学习兴趣,因为职业院校学生本身就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老师只是根据学校的教材来教学,教材上如何编写,老师就如何讲授。大多数老师把手中的教材看成金科玉律,不敢轻易跨越雷池一步,把毫无遗漏、毫不越位传授教材内容看成课堂教学目的,使教材成为禁锢学生自由思索、大胆创新的壁垒。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法是照本宣科,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完成教案所编写的内容。作为老师,我们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根据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去展开教学活动。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被动。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以完成预先编写的教案为目的,学生只负责接受教案所涉及的内容。教学关系比较单一。这种方式可以概括为: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在这样的传统课堂上,缺少师生互动,老师的教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学生的学。因此,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以传授教学内容为主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只能强化知识的灌输,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制造性,更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传统的教学评价,只注重期末的考试,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掌握情况。这种评价通常注重结果,忽视对过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