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药学服务”教学中角色模拟法的应用 卫生类高职院校为我国药学事业的进展培育了大批的药学人才,并且现阶段卫生类高职院校对传统的三年制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经过改革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程设置模式,逐渐的向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课程设置转变,通过让学生完成院校布置的工作任务,不断地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但是,由于药品的专业性非常强,许多患者并不具备全面的医药知识,为了能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基础药物服务,就需要采纳合适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卫生类高职学生的基础服务意识和水平。角色模拟教学法是一种模拟真实场景,并由学生自己扮演各种角色的教学方式,药物咨询作为基础药学服务教学的核心内容,角色模拟教学法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教育阶段能够在“虚拟职业环境”体验“准药师”的感受,在模拟过程中熟练掌握该社会角色的行为和技巧,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1 卫生类高职开设“基础药学服务”的背景分析 卫生类高职课程改革的做法表现为:基于广泛问卷调查,邀请连锁药房、三级医院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召开座谈会,对基础药学专业岗位工作任务进行讨论,并对相应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最终根据工作任务表,制定基础药学服务课程。由临床一线具有丰富药学服务经验的药师辅助药学专业骨干老师进行设置,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药学信息服务、临床血药浓度检测、药学计算知识、药学服务道德与利益、药物咨询服务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其中药物咨询是基础药学服务的核心内容之一,由药师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因为药学的专业性非常强,许多患者并不具备全面的医药知识,药师的职责就是运用自身的专业医药知识为患者提供相应的药物咨询,帮助患者了解药物治疗的效果和禁忌等。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教育阶段能够在“虚拟职业环境”体验“准药师”的感受,需要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纳角色模式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能够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 角色模拟法的概念 角色模拟教学法指的是在课堂上模拟真实的场景,将角色扮演、情景教学与对话练习结合在一体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将学习和兴趣有效地结合起来,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在语言类课程教学中。角色模拟教学法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由老师为学生布置相应的情景,由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并根据老师设置的情景和编写的脚本,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表演,是一种参加性、仿真性与互动性的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