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下高校老师激励机制讨论 摘要:随着“金课”的提出,对本科高校老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调动高校老师教学积极性,需要对现行的激励制度进行改革。只有领导高度重视激励在工作中的作用并有效监督激励机制的实施,管理者要不断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妥善处理好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个人激励与群体激励的关系,并且鼓舞老师开展自我激励,才能有效推动“金课”的出现。 关键词:高校老师;金课;激励 陈宝生同志在 2024 年 6 月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金课”一词,随后党中央和教育部多次文件与会议都重申这一概念。这一概念对高校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高校激励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金课”对高校老师教学提出了高要求 在知识经济高度进展的今日,本科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了不落伍于世界,也为了切实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提出“金课”这一概念。这一概念提出以后,赢得了全国高校以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同时也给高校老师提出了新要求。(一)“金课”的提出及进展。2024 年 6 月,由教育部主办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成都隆重召开,这是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首次本科教育专项工作会议。此次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同志提出包括“回归常识”在内的“四个回归”,他指出要对大学生有合理的“增负”,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性的“金课”。这次会议,首次提出“金课”这一概念。时隔两个月之后,教育部发布《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教育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明确指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这是“金课”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教育部的文件中,增强了教育工作者以及人们对“金课”建设的认知。接着在当年的老师节,中央组织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作了 160 分钟的重要讲话,他除了对工作在教书育人第一线的老师们表达了衷心的节日祝福外,还深切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这一讲话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金课”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教育的高度关切。随后被称为“新时代高教40 条”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育能力的意见》也应运而生,明确要求要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打造“金课”,促进学生进展。“金课”的提出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