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话》读后感本人最近读了《教育漫话》,感触颇深,现结合实际谈谈自已的感受。《教育漫话》整体涉与三个方面的话题,按作者约翰.洛克的排列依次是体育、德育和智育。本书中首先提与的是体育,实质谈的就是健康教育。面对中国孩子较弱的身体素养,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是不是也该好好反思一下?看一看洛克先生给出的药方,“多吸新奇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凉水,应与水接触。〞多么简单易行,可是在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下,能让孩子做到几项?我联想到学校施行的体育一小时活动,这一活动要落到实处,应该要成为一种学校规,学生的习惯。第二个话题:德育。“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局部目标是德行〞〞洛克先生从英国当时社会的实际,从培育绅士的角度出发,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的道德品质。而这些“道德品质应该与早形成,那可是影响儿童一生一世的。〞在我们周围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对孩子的错误放纵不管,他们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这恰恰是最危险的。洛克认为应该在儿童“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要让他们习惯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免得以后难以纠正。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时培育的习惯不能太多,否那么,把戏太多会把他们搞得晕头转向,反而不利于习惯的培育。在德育培育的过程中,榜样示的作用不可小视。我们知道,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的,都爱模仿别人,特别是小学生。假如我们把他们熟识的人的正确的或错误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面前,同时说明为什么漂亮或丑陋,这种榜样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力量都大。当然作为老师我们还不能无视我们自身的榜样作用,“倘假设某件事情,你认为他做的是一件过错,你自己却做了,那么,他便一定会以你的榜样为护身符,那时你再想用正当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错误就不容易了。〞那么一旦孩子不慎犯了错误该怎么办?洛克指出,他认为惩处应尽量防止,主唤醒儿童心深处的,触与心灵的荣誉感和羞耻心,因为“儿童对于名誉是极敏感的〞,他们觉得被别人看得起是一种欢乐。他们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后,对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三才是智育。洛克先生认为,相比于品质,学问不是最重要的。学问是应该有的,但是它应该居于第三位,只能作为辅助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