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账单》教学反思学田镇中心学校小学部 徐晓辉《母亲的账单》是一篇反映母爱的文章,主要写的是小彼得由于受到做生意的父亲的熏,突发奇想向母亲下了一份账单,索要他的一些劳动酬劳。母亲不动声色地付给了他酬劳并回一账单,不同的是账单上的费用是 0 芬尼。小彼得看完后羞愧万分,将钱悄悄地还给了母亲。从而揭示了母爱的无私、伟大。怎样帮助学生透过母亲的账单去感受母爱的无私、无价?这显然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课前以一首诗歌《妈妈的爱》导入,让学生了解妈妈的爱是什么?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是滴落的泪;是责备的目光。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感情基调。为学生制造了学习的情境。反思课堂因素,我觉得问题就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不够扎实上。在上一些人文性比较强的阅读课时,我们往往让学生读几分钟,就开始抛出一个大而宽泛的问题,大谈对文章的感悟,或者围绕着大问题再设计一系列琐碎的小问题,“牵着”学生去感悟,完全忽略了语言文字的落实。殊不知,班中有多少学生在这样的“感悟”中是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一堂课下来几乎没有什么收获,因为他们连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都还没有掌握,比如:抓住重点词去理解句子的意思;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联系生活和想象的方式丰富文本的涵,甚至不能正确地按要求默读、略读。所以,我认为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阅读教学中就要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会阅读,同时要努力将人文精神的熏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结合在一起。课堂上,我先带领学生一次次对比读小彼得和妈妈的账单,引导他们寻找这两份账单的不同之处。从付出劳动的不同到索取酬劳的不同,让学生体会母亲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后却不求回报的无私,进而感受这份 0 芬尼的账单其实是无价的账单,是多少钱也回报不了的伟大的母爱。在深刻领悟文本容后,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有没有类似的经验,比如,在母亲要你做事时提出条件或者是讨价还价等等。学生在认真思考以后,大都承认了。而且有不少同学感到了羞愧,看来他们已经从小彼得身上学到了什么。针对教材特点与学生已有的学习起点,我在课中这样几个地方渗透了学法指导:一是在初读课文后出示了经过精心选择的六个重点词:索取酬劳 如愿以偿 羞愧万分 蹑手蹑脚 小心翼翼 怦怦直跳,让学生读后挑一两个自己已经明白意思的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并提示学生用语言说不清楚的可以用动作来演示,这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