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仔鸡科学饲养管理技术

仔鸡科学饲养管理技术_第1页
1/27
仔鸡科学饲养管理技术_第2页
2/27
仔鸡科学饲养管理技术_第3页
3/27
肉用仔鸡饲养管理雏鸡出雏 讨论证明不同的种鸡品种和品系,出雏的时间也不同。整个孵化过程所需的确切时间取决於下列几个因素: .种鸡群的日龄 .种蛋的存放时间 .孵化器的种类 在雏鸡估计从出雏器中取出的前几个小时,要检查雏鸡。这一点在不同品种的种鸡或不同日龄的种蛋在同一天出雏时尤其重要。 .应在 5% ~ 10% 的雏鸡略微还有潮湿羽毛时出雏。 雏鸡若不能及时出雏就会脱水,这样雏鸡日後就会出现: .体重降低 .均匀度、生长速度差 .饲料转化率较差 .死亡率/致病率增大 .免疫接种後反应强烈 事实证明孵化厅内通风不良会导致鸡只生长过程中产生腹水症。要确保孵化设施具有良好的通风,孵化器和出雏器要为胚胎发育提供充足的氧气。 要根据下列标准为孵化厅内所有的区域提供足够的通风。<--mstheme--> 每千只鸡或蛋/分钟新奇空气量( 立方米 )<--mstheme-->区 域<--mstheme-->冬 季<--夏 季<--mstheme-->mstheme--> 孵化间 出雏间 雏鸡工作间 储蛋间<--mstheme-->0.22 0.620.700.06<--mstheme-->1.41 3.204.200.06<--mstheme-->雏鸡质量 如有可能,所孵化的种蛋必须来自经检验无鸡白痢、鸡伤寒、霉形体败血病 ( MG ) 和霉形体滑液囊炎 ( MS ) 的父母代种鸡群。 雏鸡应对普通病毒性疾病,包括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性关节炎及新城疫病具有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 .所孵化的种蛋蛋重不得低於 52 克。 如用较小的种蛋进行孵化,要将这些雏鸡与较大种蛋孵化的雏鸡分开饲养。 雏鸡应: .大小均匀一致 .灵敏 .活泼 .无畸形 .无脐带闭合不良和脐带感染症状 .雏鸡胫部应光亮、丰满、不乾燥枯萎。通常胫部皮肤出现褶痕,即表明鸡只已脱水。 不能达到这些质量标准的雏鸡应在孵化厅淘汰。生物安全 无论何时如有可能,距离相近的鸡群应为同一日龄,以防止疾病问题。 杜绝不必要的来访人员,出入鸡舍的人员应穿着干净、经过消毒的靴子和工作服。如需接触不同日龄的鸡群,应先走访日龄最小的鸡群。通常最後走访存有疾病问题的鸡群。 在所有鸡舍入口设置盛有乾净消毒剂的消毒盘及鞋刷,用以擦洗消毒入舍人员的工作靴。 要实行措施控制害 、鼠类、野鸟、苍蝇及其它已知为疾病传播媒介的昆 。鸡舍准备 在美国或其它国家,如前一批鸡未发现疾病问题,其用过的旧垫料可重复使用。但在雏鸡入舍前必须清除结块的垫料并在旧垫料表层铺设一层新垫料。 清舍後要用水冲刷屋顶和侧墙,这样可湿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仔鸡科学饲养管理技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