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考察报告(二〇一一年十月七日) 为了加快落实办理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二号议案,由区委办、区政府办组织,议案办理各街乡镇林业分管领导参加的茶产业考察团,于 9 月 25 日对地区茶产业进行了全面考察调研,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位于省南部,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南麓,东邻,南接,承东启西,连贯南北,素有三省通衢之称。总面积 1.89 万平方公里,辖八县两区,总人口 820 万人。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全市年均降雨量为 1200 毫米左右,年均气温 15.1℃,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山水相依、泉明林翠,是“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特别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使成为我国北方边缘茶区,是全国最大名优绿茶生产大市之一。一、茶产业进展成效茶产业是市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也是竞争力强、前景宽阔的产业、生态产业。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 180 万亩,开采面积 100 万亩。无性系面积 40 万亩,2024 年,全市茶叶产量将达到 5 万吨,总产值达 60 亿元,综合产值 70 亿元。全市现有各类茶场 1230 余家,百万资产茶农 460 余户,省级龙头企业 10 家,中国茶叶百强企业 7 家,中国驰名商标 4 个,省级著名商标 9 个。有 9 家茶企业通过有机茶认证,已经建立茶叶协会 10 个,茶叶专业合作社 480 家。现有茶农 95 万人。2024年茶农人均收入 3000 元,占全市农民人均收入的 55%。茶叶已成为山区农民脱贫的重要收入来源,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二、主要做法1、抓规划实施2024 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制定了《市茶产业“十一五”进展规划纲要》,规划到 2024 年,全市茶园面积由 65 万亩进展到 150 万亩,茶叶综合产值达到50 亿元。近年来,该市坚定不移抓规划实施,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每年召开一次高规格的会议,安排部署工作;整合相关职能部门成立正处级事业单位茶产业办公室,专门负责抓规划的进展落实和协调服务,出台设立茶叶进展专项资金等 13 条优惠政策。每年用于茶产业进展专项资金不少于 1000 万元。目前,全市新进展茶园 85 万亩,亩产值 3600 元。2、抓土地流转在新茶园建设过程中,该市加强土地流转力度,由政府主导,将耕地、荒山荒坡与杂灌林地集中流转给企业和大户,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整地,高标准建园,实现规模化进展。通过抓土地流转,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对接,让农民成为企业的股东或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