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育工程实践教育探究 摘要:工程训练中心应当以创新型人才为导向,利用学科交叉优势,加强实践平台、实践教学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培育创新创业人才。 关键词:工程训练中心;实践;创新创业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因素是创新型人才,而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数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却严重缺乏[1]。创新来源于实践,实践是创新的先导,是创新之根。担负高校工程实践教育任务的工程训练中心是创新型工程人才培育的重要渠道和载体。湖南工学院作为以应用型人才为培育目标的高校,立足于学校的实际,以培育创新型工程人才为导向,以工程训练中心为实践平台,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和讨论。 一、创新型工程实践教育平台的沿革与建设 (一)建设背景。教育部《关于完善本科学校设置工作的指导性意见》要求:新设本科学校骨干专业或专业群要建立工程(技术)实践中心或实训中心,学校的应用型工程训练中心(实训中心)的总建筑面积不少于图书馆面积的 2 倍。2024 年 6 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指出:要充分认识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弘扬创新精神,厚植创新文化,不断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2]。湖南工学院作为旨在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工程教育改革进程,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高人才培育质量,以“大工程教育”思想为指导,于 2024 年 7 月,以机械工程学院金工实习工厂为依托,融合机械工程学院的金工实训、数控实训和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电子电工实训,组建成立了工程训练中心。(二)建设思想。以“大工程观”教育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建设特色鲜亮、社会声誉良好的应用型大学这一目标,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坚持传授知识、培育能力、提高素养、协调进展,着力培育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分析与设计能力、科研能力与创新精神,培育适应现代企业文化、现代企业岗位要求的工程技术人才。(三)建设目标。工程训练中心以实现专业、学科交叉的综合工程训练为出发点,以教学改革和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生产为试点,积极推动中心内涵建设,使之成为开发大学生工程素养的现代工程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学生开发科技作品的创新中心。工程训练中心以实践教学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