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通识教育论文 一、通识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全面进展有着重要作用 对大学生而言,在学校里,最重要的两件事是学知识和学做人。通识教育,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大学是培育高素养人才的摇篮,大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素养包括两部分,“即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专业知识主要通过专业教育获得,而相关知识则主要由通识教育课程获得”,“大学通过开设通识必修课、选修课开展通识教育,课程涵盖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以及物理、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健全大学生知识结构”。另一方面,通识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全面进展的个性。大学期间是培育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健全的人格、宽阔的社交能力的阶段。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可以启迪人智慧的教育,对学生知识、技能和德行的和谐进展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二、大学生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0 世纪末,很多高校开始开设通识教育,在课程科目选择、师资配备等方面做了尝试,但是,通识教育所取得的成果远远没达到有预期的想法。笔者认为目前大学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一)学生从主观上认为通识课不重要 由于通识课一般为选修课,而很多大学生又在头脑中自动将大学所开设的课程划分了主次,“重必修,轻选修”。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生们上选修的课的状态很随意,多半是将通识课当做一个可以“混”学分的地方,没有仔细去对待通识课。 (二)老师从思想上对通识课不重视 大学老师多把自己的精力放在科研和其本专业的教学上,老师很难拿出更多的心思在通识教育上。老师开设通识教育课,多半是迫于学校压力,往往有应付交差的心理,这样就会产生老师拿自己的专业课直接作为通识课开设的现象,这样势必会让很多非专业的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另外,通识教育课远比专业课对老师能力的要求高,它需要老师采纳多种教学方式,将专业知识用一种通俗性和趣味性的语言表达出来。那么老师就得有大量的时间去备课,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已经占去了老师大量的精力,怎么还会有大量的精力去讨论如何上好一门通识教育课呢?因此,老师的积极性不高。 三、大学生如何进行通识教育改革 高校通识教育中主要存在学生和老师两方面的问题,那么解决也应该从这两方面入手,其中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解决老师的问题。 (一)转变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 通过多种宣传渠道,让学生了解,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一定是全面进展、复合型的人才。仅是学好专业课是很难应付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