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安全结构设计研讨会----------------------- -----------------------日期:结构设计安全度专题讨论综述 (摘自《土木工程学报》第 32 卷第 6 期 pp75-pp77,1999 年 6月) 1999 年 5 月 14 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邀请在京的部分专家,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结构设计安全度专题讨论会。来自设计、科研,高校。政府部门等 16 个单位共 28 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秘书长唐美树,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建设部总工兵。建设部科技司司长先逵先后在会上致词,强调了对安全度问题展开讨论的重要性,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并将于明年 5 月在召开第九次年会,结构安全度将作为年会的主要议题。讨论会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拉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各抒已见,其中既有共识,也有不同乃至对立的意见。以下是讨论发言的简要归纳。1、关于可靠度设计理论可靠度理论是分析结构安全性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国已颁布统一标准,要求结构设计规按可靠度理论设计。70 年代的我国混凝土结构、木结构和钢结构设计规分别采纳不同的设计方法体系,在安全度的表达形式上互不一样,给设计或教学都造成不便,80 年代用可靠度理论率先加以统一。但是,对规采纳可靠度理论,以与这一理论能否将各种结构的安全度都统一在同一体系中,专家们持不同意见:(1)认为我国规采纳了先进的可靠度理论,用失效概率度量结构的可靠性,通过将抗力和作用效应相互独立。将随机过程化为随机变量并以经验为校准点,成功地将这一理论用于建筑结构设计规中,这是我国规先进性的一种表现。工程设计采纳可靠度理论为国际标准组织(ISO)所提倡,是国际上大势所趋;多次国际安全度会议也倾向于采纳 ISO 提出的在设计规中采纳可靠度理论的原则。可靠度理论一样重视经验,可靠度取值用校准法确定。(2)认为可靠度理论是分析和度量结构安全性的一种先进手段,但在应用上还有其局限性,理论本身也有一些方面未能突破,比如结构可靠度分析的三个约束条件:将抗力与作用效应分离,将随机过程变为随机变量,以与将截面承载力的安全指标 β 作为结构的可靠指标,随着认识的进展都值得质疑。用概率可靠度理论需要进行大量数据统计,但不论荷载统计或抗力统计都还存在一些问题,规安全度还需考虑将来可能出现的荷载变化。概率可靠度理论会有意或无意地简化、忽略本应考虑但又无法用这一理论处理的因素,如一定程度的人为失误以与社会。经济因素等。可靠度理论强调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