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提供了 15 学时的基本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讲师要始终把握课堂进度,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期达到最佳效果。一般三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在经过 15 学时训练后,阅读速度应在每分钟 1000 字以上,所以教学目标应在 1000-2000 字/分钟。第一节课(90 分钟)一、 开场白各位同学,大家好!首先非常欢迎各位同学来到七田右脑教室,和我一起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我是 XX 老师,这一期的速读课程是由我和大家一起进行训练的。掌握速读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节约学习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应对当前的各种考试,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首先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阅读,从阅读方式来看,我们可以把阅读分为两大类:一是慢读,是指以字、词、句为单位逐个进行阅读,也就是大家平常所采纳的传统的阅读方法,字斟句酌、细嚼慢咽是这种阅读方法的特点;第二种阅读方法就是咱们要讲的快速阅读。快速阅读简称快读或速读,它是将我们所要阅读的文字以行、甚至是页为单位进行的阅读,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一目十行”的阅读方法。快速阅读虽然强调以很快的阅读速度进行阅读,但绝不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泛泛地浏览一遍。它不仅要求阅读速度快,而且要求理解率高,记忆效果好。假如给快速阅读下一个定义的话,那就是: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在保证你的理解率不降低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快速、高效的阅读。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我们阅读的速度呢:1、 音读包括以下几种情况:读出声;唇动;舌、喉、声带动;心诵(潜读)这些都属于音读的畴。比如“国”字,当我们看见这个字时,我们首先是看到了这个字的形状,看到它的形状后由于传统的阅读习惯,总要把这个字的音不自觉得读出来,读给谁听呢?这是是读给我们自己听,当我们的大脑听到这个声音就会很快反应出这个字的含义:这是国家的国,以上的这个过程就是我们传统有阅读过程,即:字形——字音——字义的过程,为什么说传统的阅读读不快呢?就是因为我们总是借助音读这个拐杖,只要我们的阅读中存在着音读,那么我们的阅读速度就很难超过 500 字。多数人正常说话速度是在 300 字左右,所以大部分人的阅读速度也在 300 字左右。那假如我们克服了“音读”,就能变传统传统阅读的字形——字音——字义,为快速阅读的字形——字义,变读书为看书,就能大大节约我们的时间。 那有的同学会有这样的疑问:这种不借助于声音的看书方法真的能看进去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