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师专的三生教育概念讨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云南省实施“三生教育”的现状 云南省教育厅自 2024 年秋在全省范围内试点开展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以下简称“三生教育”)。“三生教育”旨在“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即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目标过程。”[1]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 2024 年秋季学期,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全部实施“三生教育”。2024 年 8 月由云南省教育厅发布的网络问卷显示,“三生教育”获得了来自基层老师、学生和社会的认可与支持:92.1%的老师认为“三生教育”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非常有用;88.8%的老师认为“三生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进展非常有用;98.4%的学生对“三生教育”感兴趣;84.6%的学生认为参加“三生教育”没有学习负担;86.6%的学生认为参加“三生教育”直接对自己的成长非常有用;95%的学生对参加学习“三生教育”的自我评价态度积极,98%的学生认为自己参加“三生教育”学习后有不同的变化[2]。 (二)思茅师专实施“三生教育”的现状 思茅师专自 2024 年 9 月试点“三生教育”,于 2024 年 2 月获评“云南省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示范学校”。其间,获得省级奖励与成果多项,申报和实施省级、校级课题 3 项。在实践中,我校主动认同、积极内化、结合实际,制造性地把“三生教育”当成一项教育事业来推广,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与自下而上的实践相结合的做法,即“校本化”的探究:依靠本校的资源,为了本校的进展,解决本校的问题。全校师生认同度高,探究富有成效。 二、校本化的理念 (一)生命教育的校本化理念 北师大肖川博士提出“生命教育”包括三个层次,其中,“第三个层次是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生命教育是一个有着明确的价值追求而又涵括着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因而是地方课程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重要主题和领域”[3]。 (二)”三生教育”的校本化理念 思茅师专办学思想沉淀到“三生教育”方面的理念是让教育回归生命的原点:“‘三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和素养教育的抓手和切入点,它关注广阔师生的生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