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集群讨论现状与理论述评 1 产业集群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产业集群或簇群是一种相关的产业活动在地理上或特定地点的集中现象,这是国外对产业集群的经典定义。我国学者对产业集群的定义小异。曾忠禄认为,产业集群指同一产业的 以与该产业的相关产业的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徐康宁认为,产业集群是指一样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王冰、顾远飞认为,簇群是一种适应知识 经济 要求的面对未来的组织形态,它所具有的两种机制——知识共享机制和信任机制超越了市场/价格和科层/权威;友金、黄鲁成认为,产业集群中的产业概念不是指广义上的产业,而是指狭义上的产业,如个人 计算 机产业、大型计算机产业、 机产业、医疗器械产业;另有人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区域产业群落,它强调子相关产业中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在地理上的集中,这种集中是在竞争环境中产生和形成的,它不仅仅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更是一种经营组织形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对产业集群形式的划分角度不同,形式也不一样。1988 年,联合国贸易与 进展 会议根据集群技术的总体水平、集群变化的广泛性以与集群间相互协作与 络 化程度三个标准,将集群分为非正式集群、有组织集群、创新集群、 科技 集群和孵化器与出口加工区五个类型。仇保兴认为,根据中小集群的结构来分,其形式主要有:群落部之间的关系是以平等的市场交易为主,各生产厂以水平来完成产品生产的“市场型”中小集群;以大为中心、众多中小为外围而形成的“椎型”(也称中心卫星工厂型)中小集群;以信息为主而不是以物质为主,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业的柔性生产方式来进行生产的“混合络型”中小群落。根据的性质又可以分为:制造业集群、销售业集群和混合集群等。雪梅、珂在对中小形成的外部原因进行 分析 后认为,中小群形成的方式有:由区域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 历史 文化因素 影响 形成;由大改造、分拆形成;由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形成等原因。中小集群的重要效应是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化,城市化可扩大就业需求,促进劳动力加速集聚。新春根据对集群不同进展形态的观察,将集群描绘为三种形式:历史形成的集群,沿全球商品链形成的集群以与创新络集群。王缉慈通过对新产业区的 讨论 将集群分为以下五类:①一些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②一些智力密集地区;③一些条件比较优越的开发区;④一些乡镇集聚而形成的企业络;⑤由国有大中型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