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区安防系统工程的讨论和设计第 1 章 绪 论1.1 论文的讨论背景、目的与意义1998 年政府机构改革中,国务院明确了公安部行驶安全技术防的管理职能,公安部确定了科技局三处的管理职能。全国省一级公安机关都先后设立了安全技术防的管理机构,地市级公安机关也大都设立了安全技术防的管理机构。1998 年起年产值近 10 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不断涌现。迄今,已有专营或兼营的从业单位万余家,产品类型进展到 10 余大类,100 多个品种,从业人员数十万人。最近几年统计数字显示:防产品行业平均以 20%-30%的年增长率迅速成长。2024 年政府大力推行“科技强警”、“平安城市”、“3111 工程”。安全防技术工程、安全防风险评估师、安全防技术列入《国家职业大典》。随着经济的进展,居民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有了从量到质的飞跃。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个人安全和财产安全。据调查显示:越是高等的住宅小区,住户或潜在住户越是关怀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问题。但是,城市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加,给小区治安增加了新的难题;而失火,煤气泄漏等事故又是时有发生。要避开这类事件的发生或者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传统的人防保安方式已经难以适应住户的要求,我们必须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对小区进行安全防护。所以,假如能利用现代科技提供一个给人以安全感的住宅小区,而且成本又不高,那肯定会受到的住户的欢迎。安防系统工程是实现智能化小区集中管理、安全防最有效的技术措施,是将人防、技放、物防有效结合,为住户制造一个理想的、安全的、满意的住宅空间。1.2 智能化住宅小区概述1.2.1 智能小区定义智能小区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提高小区的安全防、信息服务、物业管理等方面的自动化程度和综合服务水平,实现快捷、高效的服务与管理,为小区住户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家居环境。为了给小区的住户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环境,住宅小区需要具有一定的建筑环境并设置相应的智能化系统,其建筑环境应从居住性、适应性与可持续性方向满足要求。(1)居住性是指小区的规划设计应保证足够的周边绿化率、适宜的体闲娱乐产地、住宅部生活空间分配合理、住宅在平面空间尺度、视野、采光、通风、日照、隔声等方面达到相应的要求;(2)适应性是指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为可能发生的变化留有适应的余地;(3)可持续进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