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业 设 计 ( 论 文 ) 开 题 报 告设 计 ( 论 文 ) 题 目 : 步 进 电 机 控 制 系 统 设计 题目类型(打√选择)设计( )论文( )一、文献综述1 步进电机的基本原理与优缺点: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即给电机加一个脉冲信号,电机则转过一个步距角。这一线性关系的存在,加上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的误差而无累积误差等特点。使得在速度、位置等控制领域用步进电机来控制变的非常的简单。 虽然步进电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但步进电机并不能象普通的直流电机,沟通电机在常规下使用。它必须由双环形脉冲信号、功率驱动电路等组成控制系统方可使用。因此用好步进电机却非易事,它涉与到机械、电机、电子与计算机等许多专业知识。2 、国外对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讨论的历史和现状 步进电机的机理是基于最基本的电磁铁作用,其原如模型起源于1830年至1860年间。1870年前后开始以控制为目的的尝试,应用于氩弧灯的电极输送机构中。这被认为是最初的步进电机。此后,在自动交换中广泛使用了步进电机。不久又在缺乏沟通电源的船舶和飞机等独立系统中广泛使用。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步进电机本体方面随着永磁材料的进展,各种有用性步进电机应运而生,而半导体技术的进展则推动了步进电机在众多领域的应用。在近30年间,步进电机迅速地发燕并成熟起来。从进展趋向来讲,步进电机已经能与直流电机、异步电机、以与同步电机并列,从而成为电机的一种基本类型。我国步进电机的讨论与制造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后期。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后期,主要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讨论一些装置而使用或开发少量产品。这些产品以多段结构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为主。70年代初期,步进电机的生产和讨论有所突破。除反映在驱动器设计方面的长足进步外,对反应式步进电机本体的设计讨论进展到一个较高水平。70年代中期至80年年代中期为成品进展阶段,新品种高性能电机不断被开发。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对步进电机精确模型做了大量讨论工作,各种混合式步进电机与驱动器作为产品广泛利用。3 、主要工作的思路方法 将功能强大与应用简单的单片机与应用广泛而且精度高的步进电机结合起来实现单片机对步进电机的控制,通过简单程序实现复杂操作,根据我们的要求控制电机运行。在日常生活中,将两者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