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一: “传统文化体验实践”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传统文化体验实践课程简介阅读传统文化书籍,参观博物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能够在相互交流和参观学习中体会传统文化的意义。背景分析目的和意义1.目的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深,传统文化逐渐被家长所忽视,在家的孩子基本都是跟着家长一起玩乐、看电视、出门游戏,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却有所不足,表现出听过但是不了解,知道但是不清楚。本次传统文化体验实践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小学生和家长们都能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增强亲子之间共同学习的氛围。2.意义 在传统文化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味地把传统文化的知识和历史讲述给小学生听,或是选择几本记录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书籍提供给小学生看。小学生基于其一般的文化接受能力和学习的被动性,很难自觉、自主地学习书籍的知识,并且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度较低。通过本次实践课程,能够让小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课程目标1.通过教师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讲解,初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记住几个有特色、特点的传统文化,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2.通过在图书馆中进行书籍的选择和阅读,能够较为清晰地对自己挑选的书籍中提到的传统文化有自身的了解。了解传统文化的起源、由来、文化内容、文化表现形式等,并且能够在阅读后与组内的同伴进行分享,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分享交流能力。1.通过参观走访博物馆和展览馆,收集和记录参观过程中认识到和学习到的传统文化知识,在班级交流和心得体会写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主题(内容)课时内容实施要求6老师讲述传统文化的来源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有个初步的印象6课堂展示 PPT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传统文化,以及其意义4课堂分组,进行一次图书馆选书、读书的活动以组队的形式,在周末或是平时在校内的图书馆或是校外的图书馆进行传统文化书籍的挑选并阅读4在挑选并阅读完书籍后,能够与队内的同伴一起互相交流、互换书籍阅读在完成挑选书籍后,与队内的同伴一起交流自己看书的心得体会,并把自己认为有趣的书籍推荐给他人4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一次博周末与家长一同进行博物馆、展览馆的参物馆的展馆观和学习6当堂轮流讲述博物馆参观的心得体会教师听取学生参观的心得体会,指出问题,并进行表扬5进行一次参观心得体会的写作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一次心得体会的写作6在班级内进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