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区基本情况1.1 自然概况1.1.1 地理位置肃 北 蒙 古 族 自 治 县 地 处 省 西 端 , 隶 属 市 , 总 土 地 面 积 为66748km2,辖地被安西、玉门两县(市)分隔为南部祁连山区和北部马鬃山地区两部分,北部马鬃山地区,是一块飞地,地处河西走廊北部,东临自治区额济纳旗、金塔县,西临维吾尔自治区,北接蒙古人民国,南靠安西、玉门市,位于天山山脉末端,其地理座标为 东 经 95°27′ - 97°46′ , 北 纬 40°42′ - 42°38′ 。 总 面 积 为31630km2,占省国土面积(45 万 km2)的 7%,约占河西走廊西部荒漠植被区总面积的 1/3。1.1.2 地质地貌马鬃山地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多在 1500m 左右,大部分地区属低山与残丘,山脉东西走向,低山与山间盆地相并列,经长 期 侵 蚀 和 堆 积 作 用 , 岩 石 嶙 峋 , 戈 壁 广 布 , 总 面 积 为31630km2,山地约占 36%,戈壁盆地约占 64%。马鬃山中部有五大山体横亘:以公婆泉为中心,西南是雷墩山-大红山-墩墩山与七一东山;东南是马鬃山;西面是窑洞努如;西北是明水白山。以 七 一 东 山 、 马 鬃 山 为 最 高 峰 , 其 高 度 分 别 为 2600.7m 和2593m,山体海拔高度一般在 2300-2600m 左右,山体相对高度 300-500m,区有六个大盆地,即:骆驼泉盆地、后红泉盆地、骆驼滩盆地、一百二十井与白湖盆地、马鬃山南盆地和苦水沟北盆地。还有浩瀚的戈壁滩地。西部是一百二十戈壁,中部是驼马滩;东部是三道明水西北梁,南部是马鬃山南滩。另有逶迤连绵的残丘遍布区,相对高度 50-100m。地势海拔高度大致趋势是西南高(1700-2100m),东北低(1200-1700m)。区地势最低是北边扎根浩来的扎木霍罗依谷地,海拔只有 1165m,由于地壳急剧上升,遭受强烈侵蚀切割,山体、丘陵、准平原、盆地构成一幅波状起伏的地貌景观。1.1.3 气候马鬃山地区深居陆,为典型大陆性气候,具体属温带干旱气候:冬季严寒;夏季酷暑,干旱少雨,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干燥多风。太阳总辐射强,年辐射量为 150.7 千卡/cm2,年日照时数为 3316.5h,年平均气温 3.9℃,年平均最高气温 18.5℃,最低气温-11.8℃,年平均日较差 13.9℃。无霜期为 128d,年平均降水量为 85.2mm,年蒸发量为 3072.9mm。平均风力 4 级,平均风速 4.6m/s,最大风力 11 级,多出现在冬季,风向主要是西风。为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