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频道专业化管理论文 徐光春部长在兰州会议上谈到无线有线电视台合并问题时说,“无线台与有线台必须合并。有线不设台,主要职能是传输,同时继续保留节目频道,实行频道化管理,逐步实现频道的专业化、对象化。”我理解,这里至少有三层意思:无线有线必须合并;合并的主要任务是频道整合;合并的目的是推行频道制,即实行频道化管理,实现频道的专业化、对象化。 目前,广电系统正在根据总局的统一部署,推动以无线有线合并为先导的体制改革。这种改革,对于目前正在组建集团和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浙江广电来说,已随着无线有线电视台合并的完成,进行了初步实践,迈出了第一步。根据浙江的实际,在探究建立频道制过程中,实施频道专业化、对象化,已与集团化改革同步进行,甚至先于其他改革,并为未来的集团化运行积累着有益的经验。现在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实行频道专业化、对象化的必定性 1、实行频道专业化,是电视技术进展的自然要求。数字压缩技术的突破性进展,给电视业带来了一场革命。它最大的好处是增加了可以被传输的电视频道的数量,使原本稀缺的频道资源突然变得丰裕起来。现在,像杭州这样的城市经过改造后的有线网络,能够传播六十多套甚至更多的电视节目。这使电视频道有了充分的技术保障,可以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实现差异性传播。 2、实行频道专业化,是适应受众市场不断分化演变的必定结果。80 年代中期以前,电视台少、频道少、节目少,电视业市场毫无疑问是一个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卖方”市场。而今日,中国拥有上千个电视频道,年产节目 60 多万小时,受众近 11 亿人。在如此庞大的收视市场上,同一地区的几十个电视频道忽视受众性别、年龄、文化、职业、民族、地域的差异,整天播放大同小异的同质或同类型节目,其效果实在无法想象。出现这种状况,不能完全归咎于电视从业人员,而是应该更多地从电视本体缺乏受众意识和对象性去探究原因。因此,认识和适应受众市场的多层次性和欣赏趣味的多样性,是传播模式由“传播者本位”的“传受型”向“受众本位”的“受传型”转变的社会动因,电视频道专业化正是这一转变的必定结果。 3、实行频道专业化,是电视业市场竞争的合理选择。随着中国电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卖方市场中以生产为核心的“台”的观念在市场上趋于淡化,买方市场中以收视为核心的“频道”观念逐步强化。观众手上原来被称为“遥控器”的东西,事实上已经变成了“频道选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