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加工学教学建设论文 一、畜产品加工学的课程特色 1.多种学科交叉,综合性学科。 畜产品加工学是一门理工农相结合、多种学科交叉的应用型学科,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的知识基础是建立在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等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上的实践综合性课程。主要介绍了畜产品(肉品、乳品、蛋品及毛皮等)原料组成与化学性质、功能特性与加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内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畜产品加工原理,生产工艺流程、产品质量管理及控制手段,能够使用常用的仪器设备,了解工厂设计、车间布局等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育其分析问题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好畜产品加工学尤为重要。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培育应用型人才。 畜产品加工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教学。因此,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是非常重要的。在原有的畜产品加工实验中,主要包括了各类畜产食品制作的工艺性内容,如西式火腿、烤鸡、牛肉干的制作等;还有对原料的新奇度检查、品质评定、理化性质检验等方面的内容,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能力的培育。除了开展综合性实验外,为了进一步深化和巩固学生对畜产品加工生产过程及生产设备的认识,学院还会与地方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相联合,共同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从而使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相呼应,将产学研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得到锻炼,为培育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畜产品加工学网络教学建设的目的 畜产品加工学讨论范围广、信息量大、实践性强。因此,在课程建设中需要不断的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优化资源,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1.课程内容的完整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与传统单一的网络课件相比,网络课程是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评价体系等整合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之中,它并不是单独显示某一章节的课件内容,而是系统的、一体化的展现出畜产品加工学的基本骨架以及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可以让学生全面的了解课程重点、难点和教学进程。从而有组织、有目的的学习畜产品加工学庞大的知识量,提升网络课程质量的同时,也进展了学生个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2.老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网络课程建设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