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皇城相府楹联整理与讨论 学院: 文学院 班级:10 汉语五班 :栗烨毓 指导老师:凌建英职称: 教授 完成日期:2024 年 5 月 30 日皇城相府楹联整理与讨论摘要:人们常常通过游览园林来冶情操,而书画墨迹尤其楹联是我国古代园林必备的造园元素。清代以来楹联与风景园林的融合渐渐成为一种时尚。皇城相府中的楹联形式多样,题材广泛。但由于对地方文化讨论不够重视,至今没有全面阐述园中楹联的专著。楹联是皇城相府人文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景观配置中具有多重功用。对皇城相府楹联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从容意蕴、美学价值与其对于相府的审美作用进行分析讨论,以强调楹联文化在相府旅游中的重要作用。关键词:楹联;皇城相府;审美作用目 录引言(1)一、皇城相府楹联整理(1)二、皇城相府楹联分类与意蕴构成(2)(一)点景之诗(2)(二)报国之志(3)(三)闲趣之作(3)(四)哲理之辞(4)(五)追求之笔(4)三、皇城相府楹联的美学价值(5)(一)形式美(5)(二)色彩美(5)(三)意境美(6)(四)哲理美(6)四、楹联对于皇城相府的审美作用(7)(一)楹联提高了皇城相府的欣赏层次(7)1.丰富景观,美化景观(7)2.为景观点题,揭示景观涵(7)3.营造意境,拓宽想象空间(8)(二)楹联是皇城相府人文情怀的物质载体(8)结语(8)参考文献(9)附件(10)引言“楹联是指题写于建筑物楹柱和匾额上的对联。它集文学、书法与匾额艺术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很高的审美价值。”①作为汉文化的产物,其结构和容的主要特点是对称,相较于诗、词、曲,楹联则自由和灵活得多。它亦庄亦谐,宜雅宜俗,并① 章采烈(著):《中国园林艺术通论》,XX 科学技术,2024 版,第 4 页。且易于诵读和记忆。经过长时间的进展演变,楹联具有了我们今日所总结出的字数相等、句法一致、结构相应、词性一样、平仄和谐、语意相关、上弱下盛等规律,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楹联至今为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考证,楹联在五代开始形成,在宋朝开始流行,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宋代以来,在文人墨客、士大夫中题写楹联的风气开始盛行。例如,南宋大文豪轼一生中楹联创作就极为丰富,艺术水平也相当高。明清两代,尤其是清代,由于统治者的提倡,楹联文化达到鼎盛。不仅题材空前扩大、创作技法日益成熟,而且涌现出一批创作楹联的名家。康熙、乾隆二帝本身就是楹联创作的大师。在清代出现的由联学大师梁章钜(1755-1849)撰写的《楹联丛话》,不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