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技术专利竞争态势分析报告首先从纯电动汽车技术的专利区域分布情况来看当前的进展现状。日本区域专利数量领先于其他国家,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专利数量排在日本之后,居于第二,甚至在数量上超过美国专利,而美国、德国和中国在纯电动汽车专利数量上差距并不明显,可以说不分伯仲。同时可以发现,对于汽车技术领域数百万的专利数据而言,该领域的专利绝对数量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纯电动汽车技术的大规模开发刚刚兴起,技术进展还有宽阔的进展空间。结合趋势图(图 2)来看,可以看到,纯电动汽车专利大部分都是在 90 年代后申请的,之前专利数量不多,而日本专利自 1993 年数量开始大幅增加,并于 1996 年达到顶峰,这表明在 1993 年前后,纯电动车技术实现了突破,而从近年的情况来看,中国和美国专利数量开始增加,特别是中国,专利数量直线攀升,相比之下日本的专利数量已经呈下降的趋势,这表明纯电动汽车技术在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汽车最大的消费市场的潜力开始显现。从图 3、图 4 可知,当前纯电动技术主要技术手段为电源管理、电机控制、系统总成、电源类型、驱动系统、传动系统以及其他设备,其中电源管理占据了较大比重。而纯电动技术相关的功能效果主要集中在稳定可靠、设计合理、安全性好、提高效率、节约能源、精度高、操作方便上,其中稳定可靠和设计合理占了很大的比例。由此可见当前纯电动汽车技术侧重的是设计制造的合理、安全、可靠性,而汽车各项性能指标的专利不多,研发处于初级阶段。再结合技术手段的趋势图(图 5),可以看到当前电源管理的专利申请量近两年上升势头强劲,是纯电动技术进展中的侧重点和热点所在。通过上述排名与趋势图的分析,基本上对纯电动汽车的技术与功效的大致情况有了了解,下面进一步通过技术-功效矩阵图,进行更加深化的探讨。下图中,横轴表示各技术手段,纵轴表示各功能效果,交叉点数量表示该相应技术手段实现该功能效果的专利数量,该技术点的专利越多,球形越大。下面是针对电源管理和电机控制这两项技术所做的技术与功效的剖析。 图 7 技术手段第二层之电源管理图 8 电源管理下各技术手段的进展趋势电源管理专利中数量最多的是电池管理的专利,其次是充电控制的专利,ECU 控制、SOC检测、电源布置、能量回收、状态监测的专利也比较多,主要是电池的各种管理控制方法,由此可见,当前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在于电池的管理控制技术,同时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