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在高校职业素养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要提升高校素养教育水平,还需要通过引入中国元素来夯实实践步伐。由此,将茶文化纳入到高校职业素养教育之中,也就成为增强中国元素的应有之义。当前需要关注高校在职业素养中所面临的三大挑战,并重视茶文化在应对挑战中的功能。通过讨论,茶文化的应用实施方案可围绕着:校本要求下提炼茶文化元素、融入职业素养教育课堂体系、拓展学生社团对茶文化支撑、形成引导启发式的教育模式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关键词:茶文化;职业素养教育;高校;实施方案 在顺应新时期国家对高等人才的需求特征,近年来职业教育理念贯穿于高校教学管理始终。但从现阶段所反馈的信息来看,似乎职教理念传播的力度要大于实际的执行力度。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其可归因于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转变高校人才培育理念还需要理清诸多内涵性的事物,所以目前仍在理念传播和实践探究阶段。第二,职业素养教育对于我国高校特别是本科高校仍属于新奇事物,在模仿国外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还未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形态,所以当前仍聚焦于对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理解中。可见,要提升高校素养教育水平不仅需要从教育理念的转换上下功夫,而且还需要通过引入中国元素来夯实实践步伐。由此,将茶文化纳入到高校职业素养教育之中,也就成为增强中国元素的应有之义。 1 高校职业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 结合笔者的教育管理体会,当前高校职业素养教育面临以下三个主要挑战: 1.1 教育目的不清楚 或许不少高校管理层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但却缺乏理性的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不同,教育目的更突出教育者的主观推断和价值取向,这直接关系到今后如何形成有效的校本教育模式。然而,在集体认同职业教育素养的重要性之后,不少管理者并不清楚应给予学生植入何种程度的职业素养,以及也不清楚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是什么。这样一来,就使得高校职业素养教育演变成为了一门课程,并以公选课的形式在全校开设。 1.2 教育手段不稳定 在以前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笔者感到职业素养教育的手段较为单一,但现阶段所反馈的信息则显示,职业素养教育的手段略显得不太稳定。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有趣的现象,是由于高校职业素养教育仍处于探究阶段,在校际沟通中必定会存在着“弱校”模仿“强校”,强校在探究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教育手段,而弱校也在模仿中不断调整已经成型的做法。所以,教育手段就显得不稳定。 1.3 教育评价难实施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