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案例分析姓名田晓爽性别女出生日期1991.10.27民族汉学历在读讨论生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政治面貌团员派出单位安徽省教育厅毕业院校安徽师范大学任期15 年 2 月 —16 年 1 月赴任国家韩国赴任学校韩国釜山广域市上堂中学、安乐中学*案例类型文化——文化差异背景我在韩国釜山广域市海云台区的一所公立中学教汉语。该校共有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 10 个平行教学班,其中初三年级的 10 个开设汉语课。初一、初二的学生平常没有汉语课,但寒暑假可以自愿报名参加汉语夏令营和冬令营。初三年级每周一课时的汉语课,我作为汉语原语民老师和韩国本地的汉语老师一起进去课堂,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即韩国的汉语教学除少数小学外均实行的是中韩老师合作教学的教学模式。问题开学第一节课,和搭档一起用准备好的 PPT 介绍中国和汉语的一些简单知识,比如国旗,国名等一些文化知识。介绍完之后有学生自由向原语民老师提问的环节,由于学生们觉得原语民老师对于本国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很多都是他们在各类网络媒体和电视传媒上看过或是听过的一些关于中国的事儿。其中有一个学生就问“老师,中国人吃虫子吗”,当时觉得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没多加思考就说当然不吃。结果该生一直坚持说吃,还说自己在电视上看过。学生觉得明明就是事实,而老师却不承认,搞得自己很尴尬。解决方法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那一周陆续有好几个班级的学生都问了类似的问题。但通过自己的反思以及和韩方搭档的及时沟通,没有让第一次的尴尬重演。在第一次被问到之后,我就想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问题,后来才明白学生说的“虫子”就是在很多小吃街上很常见的蚕蛹啊,蝎子啊,蚂蚱之类的小吃。这样的东西虽然我自己不吃,但是确实在国内有很多人喜爱。在之后的课上就直接跟学生解释说,有一些人会吃,但不是所有人。而且那些并不是真的虫子,经过制作后是很有营养的,而且韩国也有类似的食品。所以不能直接说中国人吃虫子,假如那样就是吃虫子,那么韩国人也是吃虫子的。听了这样的解释,再加上韩方老师的解释,孩子们终于不再纠结于这个问题了。反思针对这样的跨文化的问题,一定要给学生解释清楚,不然会影响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当然面对这样的问题,志愿者老师也要秉承一个正确的态度,要还原事情的原来面目,不能单独根据自己或是少数地区的情况而轻率下结论。必要时可以分地区分类别进行介绍或讲解。要跟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