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伦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西方,从公元前四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开始,伦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伦理思想由其儿子整理成《尼各马可伦理学》,由其学生整理出《欧德米亚伦理学》。在中国,《论语》是中国第一部伦理学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规范伦理学著作。伦理学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马恩的伦理思想散见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中。道德是什么: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以个人必要的节制和牺牲为前提,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来维系的一类社会现象。历史上出现过以下看法:1. 道德即知识,罪恶是无知(苏格拉底、德谟克里特)2. 道德是有益于社会的行为。(霍尔巴赫)3. 道德是主观意志的法。(黑格尔)伦理学基本问题及其确立依据:基本问题-利益和道德的关系问题,包涵:① 经济关系与道德的关系。② 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依据-1.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不同的伦理学的性质。2. 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各种道德体系确定其原则和规范的前提。3. 这个问题,贯穿于伦理思想史的始终。4. 这个问题作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具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旧伦理学的革命性变革。西方伦理思想的主要特点:1、重视人,重视人的价值2、重视个性,重视个人的发展,提倡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3、道德和政治紧密结合,把道德看作是一种社会革命的手段。4、重视道德理论的研究,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中国封建伦理思想的主要特点:1、重视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协调,提倡仁爱精神,强调德治和仁政。2、重视、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3、重视群体性和整体性,忽视个人和个性。4、“天理”和“人欲”、“义”和“利”之辩贯穿整个伦理思想发展的始终。5、重视人伦日用实际生活。6、浓厚的宗法色彩。7、强烈的中庸气息。著名思想家:柏拉图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代表作:《理想国》。关于道德来源:认为道德来源于一种客观精神的“善本体”。善本体的理念高于一切真理和知识,是道德的基础亚里士多德代表了古希腊伦理思想的最高成就,伦理思想体现在《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等著作。关于幸福和至善:这是其伦理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提出“中道”原则。道德的起源:不同意道德天赋观,认为道德可以通过后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