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讨论指导原则》修订版(2024 年版)(1)早期有跛行,髋膝酸痛,僵硬感,活动时痛,休息后好转。(2)髋部活动受限,最早为旋转受限,以后涉及屈曲、外展和内收,患肢肌肉萎缩.(3)后期呈屈曲内收畸形。(4)X 线片示骨坏死改变。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2024 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制定的《股骨头坏死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建议》)(1)主要标准① 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髋关节痛,以腹股沟和臀部、大腿为主,髋关节内旋活动受限且内旋时痛苦加重,有髋部外伤史、应用皮质类固醇史及酗酒史.② X线改变:a。 股骨头塌陷,不伴关节间隙变窄;b. 股骨头内有分界的硬化带;c。 软骨下骨有透光带(新月征阳性、软骨下骨折)。X 线摄片为双髋后前位(正位)和蛙式位。③ 核素骨扫描示股骨头内热区中有冷区。④ 股骨头 MRI T1 加权像显示带状低信号影(带状类型)或T2 加权像显示双线征。建议同时行 Tl 及T2加权序列,对可疑病灶可另加T 2 脂肪抑制或 S T IR 序列。常规应用冠状位与横断位成像,为更精确估量坏死体积及更清楚显示病灶,可另加矢状位成像。⑤ 骨活检显示骨小梁的骨细胞空陷窝多于 5 0%,且累及邻近多根骨小梁,骨髓坏死。(2)次要标准① X线片示股骨头塌陷伴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内囊性变或斑点状硬化,股骨头外上部变扁。② 核素骨扫描示股骨头内冷区或热区.③ 股骨头 MRI 示等质或异质低信号强度,伴T1加权像的带状改变.两个或以上主要标准阳性,即可诊断为 0NFH。一个主要标准阳性或三个次要标准阳性,其中至少包括一个 X 线片阳性改变,即可诊断为股骨头可能坏死。(二)疾病分期采纳 1993 年国际骨循环讨论会(A s soc Ia tIon Resear c h CIrc u latIon Os seous,A R C O)提出的国际分期标准.股骨头坏死的A RCO 分期0 期 骨活检证实为骨坏死,其他检查正常。I 期 ECT 或 MRI 确诊,X 线片、CT 表现正常。依 MRI 所见,股骨头受累区分.I-A 股骨头受累<1 5%。I—B 股骨头受累 1 5%~3 0%。I-C 股骨头受累〉30%。Ⅱ 期 X 线片表现异常(股骨头斑点状改变、骨硬化、囊性变、骨质稀少),在 X 线平片及C T 上无股骨头塌陷表现,髋臼无改变,依据股骨头受累区分:Ⅱ—A 股骨头受累〈1 5%。Ⅱ—B 股骨头受累 l5%~3 0%。Ⅱ—C 股骨头受累〉30%。Ⅲ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