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特别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要]实践教学在高师特别教育教学中不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高师特别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根据 N 校当前的特点,对特别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讨论与探究,提出了“多模块”、“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从构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构建思路以及保障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等特别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多模块层次化 一、我国高师特别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等特别教育学校开设的传统课程均以理论教学为主,培育的学生虽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实践操作能力明显欠缺,不能完全适应特别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工作的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越发高度重视特别教育事业的进展[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24-2024 年)》中就明确地指出了要关怀和支持特别教育,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育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育。这些表现在高等特别教育领域,就是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针对实践教学 ,2024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 15%,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为了保障实践教学质量,2024 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特别指出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需通过增加实践教学比重、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组织编写优秀实验教材、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等措施来提升实验教学水平。近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高等特别教育学校在实践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特别教育人才培育目标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对实践教学重要作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与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相适应的特别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建立;实践教学体系运行的保障措施有待完善。要切实提高高等特别教育学校学生的特别教育知识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培育出的学生能够熟悉特别儿童的身心特点,熟练与特别教育和康复训练相关的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能够胜任特别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特别儿童康复训练的需要,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特别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本文结合 N 校的特点,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构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