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措施 摘要: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来源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适时地分析高校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控制,对高校的健康进展非常必要。笔者从高校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入手,系统地论述了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要特点,并详尽的分析了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展,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从专项资金补贴、财政拨款、教育贷款、基础设施维护等内容上给予了极大的帮助,这不仅扩大了高校的办学规模和招生范围,也为高校在新时期的进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但在这个过程中,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还较为薄弱引发了一些腐败问题,并成为了时下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需要对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深化的讨论和探讨,在确保各专项资金合理利用的同时,预防重大腐败问题的发生,提升高校审计的监督职能,促进高校内部审计的健康进展。本文试图从高校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入手,系统的论述了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要特点,并详尽的分析了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 一、高校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1.资金渠道的多元化。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单位肩负着高等人才培育的重要任务,国家在财政政策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这也使得高校专项资金的来源更为多元化,并且随着“产学研”的进展,高校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也逐年增多,促使高校的资金来源更为广泛。另外,各高校的学费与人才转换收入的数量也更为庞大,导致内部审计困难,风险问题严峻。2.组织机构较多。高校为了适应人才培育的需要,设立了多个管理机构和部门,从学科建设、内部管理、财务系统、院系规划上都存在较多部门,并且各院系还独有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这就造成财务支出上存在自由管理的权限,这无形中增加了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内部审计中审计人员很难进行全方位的审计,并且审计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纰漏和误差。3.制度不健全。高校内部审计制度上还不十分健全,主要原因是各高校在财务制度上还是以传统的事业单位来开展管理,财务监督机制落后于社会的进展,并且各高校的工作重心是人才培育,而忽视了内部财务与审计管理制度的完善,内部审计体系薄弱必定会造成各类违规违法现象的发生,这也相应的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风险。 二、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要特点 1.埋伏性风险。高校内部审计的埋伏性风险主要是指在高校财务开展经济活动时,内部审计结果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