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前教育体系建设论文 摘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担负着培育学前教育优秀师资和人才的重任。在国家高度重视和进展学前教育事业的背景下,探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及其课程体系的现状,对保障我国学前教育人才的质量有着现实而又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学前教育;艺术类课程体系;构建;实施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的进展现状 艺术类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的主干部分,旨在培育和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与幼教职业能力。目前国内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设置主要借鉴相关高师院校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其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由于受到专业进展历程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进展仍存在许多问题:1、学时安排较少、重视度不高。艺术类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实践性专业基础课程,其在他们专业素养和能力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有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类课程学时安排较少,课程设置上仍存在“重教育理论,轻艺术课程”的现象,以至学生在学习艺术类课程时存在严重营养不良,造成一种“走马观花”式学习现象。2、教学方法单一,有用性不强。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艺术类课程,有些老师在教学内容上只单纯传授理论技巧知识,而忽略了对此课程应用方法的讲解,如学生今后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向幼儿讲授这种艺术类知识并能够运用艺术类知识培育幼儿的制造力和表达能力等。3、课程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从课程设置来看,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主要包括音乐基础、美术基础、钢琴、舞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等一些理论技术基础课,并没有根据专业特色来制定一些有用性较高、应用性较强的特色课程,整体来看其课程设置仍相对陈旧,缺乏时代感。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首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比例要合理。院系在安排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时,通常对艺术类课程不太重视,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师不仅要有专业的幼儿理论知识,其更需要艺术类技能来辅助教学和培育幼儿智力开发、情感表达和制造力,这便要求幼儿老师自身艺术素养需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完成幼儿教学工作。因此艺术类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中也至关重要,要合理安排好课程比例。其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要符合学生实践教学需要。从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可看出,幼儿艺术教育应着重对幼儿艺术感受、体现与情感的培育。因此艺术类课程体系建设要转变目标,摒弃理论技能偏重的传统观念,而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