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科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讨论 一、甘肃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调整的基本方向探究 (一)甘肃产业结构现状。甘肃省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和商埠重地。横跨欧亚大陆直线距离 8000 多公里的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 4000 多公里,而甘肃占中国境内的 40%,处于丝绸之路的“黄金段”。甘肃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水力资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少数民族众多。但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污染、高消耗行业较多,重化工业和传统工业比重较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的附加值明显偏低,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差,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二)甘肃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根据甘肃省产业结构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是优先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立足自身的优势资源,大力进展特色经济,延长资源性产业的产业链,不断缩小与中、东部在产业结构分工上的差距(同时要加强地区间的有效合作,努力避开与中、东部发生产业结构上的趋同),这些特色经济表现在特色高效农畜产品加工工业。甘肃特有的自然条件,有许多农产品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如红花、构祀、葡萄、马铃薯、花卉、药材、烟草以及牛羊肉、皮毛等。可利用这些资源优势进展绿色食品、保健食品、中药材加工业、粮食加工业、纺织工业和皮草加工业等。提高工业经济效益水平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三是通过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努力法律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改善市场环境,建立良好的市场信用体系,增强产业的竞争优势;四是推动城市化进程和提高信息化水平,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是相互伴生、相互促进的,工业化的加快需要城市化和信息化的超前进展,城市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也同样需要新兴的、市场前景宽阔的工业进展来实现。五是解决技术进步缓慢、科技投入不足和人才流失严重制约经济增长质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问题,尤其是人才问题。六是解决制度创新和进展环境建设的问题。要高度重视产业进展的同时,在制度创新、对外开放、进展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制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七是充分利用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多民族文化等优势大力进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与其它地区相比,甘肃省的高等教育总量不足,在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进展也不平衡,不能满足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对人才的需求。 二、建立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适应的高校学科结构体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