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成本及效益思考 1 高校教育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教育成本的核算主要是会计品种法、作业成本法,其中会计品种法需要确定核算对象和教育成本项目,设置成本明细账,来归集不同层次对象所耗费用,并且有不同的标准系数。作业成本法即ABC 法,它异于传统方法,将各种耗费的资源归集到作业而非组织机构或生产部门,采纳数量动因和非数量动因。这些方法计算周期因人而异。这整个过程,其实就是把费用归集起来然后重新分配。成本控制很复杂,有多种原则,是可控制性的目标管理,需要把责任、权利、利益结合起来,受经济影响,也要因地制宜,为更好地管理,领导应加强重视意识,带动全员参加。 2 高校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2.1 高校教育成本管理的意义高校积极开展教育成本管理,主要有四方面的意义:其一,教育成本涵盖了高校开展教育工作所需要花费的所有资金,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可以为管理人员更好地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依据,方便高校各层面开展远景规划、目标决策、管理与监督等;其二,成本是计算效益的前提,只有吃透了教育成本,才能准确计算出教育效益;其三,教学投入彼此矛盾、成本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困扰高校进展的主要问题,而通过积极有效的成本管理,无疑能够有效改善该现状;其四,学生的教学投入标准,即学费标准,和高校教育成本直接相关,科学的成本管理,能够为学费标准做出制定依据。认真分析这四点意义,不难发现,各项内容均与高校教育效益成直接相关,因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观点:对高校教育成本做好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其教学效益。2.2 高校教育成本管理的现状虽然我们已能直接感受到做好高校教育成本管理,有助于大幅提升教育效益,但实际情况下,却往往因为各种原因,难以做好成本管理,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不少高效管理人员从思想上就不重视成本管理。传统情况下,高校资金投入直接受政府指导,高校自身基本不需要参加资金流动的大多数过程,以至于高校教职员工均不重视成本管理。目前,虽然教育成本核算的理念有所转变,但是管理意识还很薄弱,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成本核算对象不统一,费用支出和成本归属极其复杂,管理依据不足,管理机制缺失,平台滞后,管理人才缺乏等。日常业务的开展中,且不说“跑冒滴漏”等难以有效禁止的问题,铺张浪费等问题同样是屡禁不止。其次,成本管理观念跟不上时代。一方面,受高校总体规模和自身环境的影响,我们一直将教学成本当作教育成果的附属,并不注重,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