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法律教育讨论 【摘要】目前正值我国大力推动音乐产业创新进展之际,高校尤其是艺术院校承担着培育艺术类人才的重任,而法律为艺术类成果的有效转化保驾护航,因此,应加强高校艺术相关法律教育,构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为社会制造更多的效益和价值。 【关键词】音乐产业创新;艺术法律;教育 一、我国高校艺术法律教育的现状 艺术与法律的结合最早出现在美术作品领域,美术作品因其直观的鉴赏性和审美性产生的储藏价值而成为市场交易的客体,在传播和交易过程中产生的跟艺术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保护机制主要集中于美术作品的专利权、著作权和商标权,谈及“艺术法”一般只是指“美术法”,是关于美术方面的法律讨论。因此,美术院校和综合院校的美术专业,也包括部分影视戏剧院校,在艺术法律教育方面较为完善,基本上均将艺术法律课程设置为全校的专业必修课。音乐作品因投入与回报模式以及传播方式的特别性,其产业化速度和规模不及电影和美术行业。这种差异性特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音乐艺术法律教育。在音乐院校除《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作为公共必修课外,艺术法律相关课程并未成为全校的必修课,大部分院校仅在艺术管理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将《艺术与法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即使设置了艺术法律课程,课堂教学缺乏专门的教材,以“艺术法”为讨论主题的著作稀缺,发表的讨论成果多集中于美术作品。作为专业必修课程的版权法理论与实务在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较为欠缺,师资储备、教材选择、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等均有待完善。为适应新形势下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社会需求,部分院校已开展相关教学改革,通过老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改革,形成专业的教研团队和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 二、新形势下加强高校艺术法律教育的必要性 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已成为各国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与经济竞争的基本法律制度和重要政策手段,在振兴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知识产权大国,我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战略,日益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对文化产业的进展至关重要。为适应文化市场需要,相关艺术法律陆续出台,如 2024 年颁布《电影产业促进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2024 年《文化产业促进法》被列入五年立法规划,根据国务院制定的《2024 年立法工作计划》著作权法修订草案也有望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艺术类人才培育方向也相应发生变化。国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