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校行政管理实践论文3篇

高校行政管理实践论文3篇_第1页
1/49
高校行政管理实践论文3篇_第2页
2/49
高校行政管理实践论文3篇_第3页
3/49
高校行政管理实践论文 3 篇 第一篇 摘要: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但民办高校普遍存在重视教学工作,忽视行政管理工作的现象。鉴于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存在的人员缺乏归属感,人员素养不高,行政管理理念落后和家族式管理等问题,建议通过改善人文环境,完善激励机制,建立“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和恢复亲属回避制度等措施,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进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行政管理;问题;途径 一、引言 自 80 年代以来,民办高校数量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民办高校的进展,有效缓解了公办高校资源不足的现状,增加了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到 2024 年,全国民办高等学校 742 所,本专科在校生 616.20 万人[1]。民办教育经过近四十年的进展,在内部治理、提升质量、培育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究,创新了教育机制,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和经济社会进展需要做出了积极贡献。[2]但是,民办高校也存在很多现实问题。行政管理工作是保障学校日常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行政管理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却往往被忽视,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二、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一)行政人员缺乏归属感。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高校里面工作一段时间,经过与学校环境和同事等方面的充分磨合后,在心理上、感情上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对职业产生安全感、对工作产生使命感、应付出产生价值感、对同事产生亲和感、对生活产生满足感、对现在满意和对未来充满期望等这些感觉整合内化后形成老师的归属感。[3]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归属感缺失的现象,原因主要来自三方面。首先,民办高校用人制度属于聘任制,其行政管理人员没有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编制,其劳动福利、社会保障和退休待遇等方面享受不到与公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同等的待遇,民办高校与行政管理人员的关系相当于临时雇佣关系,使得人员缺乏主人翁责任感[4]。其次,民办高校为求得生存和进展,普遍重视教学工作,而为教学服务的行政管理工作往往被忽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工作热情不高,缺乏工作幸福感。(二)人员素养亟待提高。首先,人员两极分化严重。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方面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或毕业留校生。这部分人员普遍存在责任心不强,经验不足,思想易于波动等现象;另一方面是公立学校的离退休人员。他们经验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校行政管理实践论文3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