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舞蹈教学论文 一、高校艺术类舞蹈教学的现状分析 1、学生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艺术类舞蹈教学有这样一个现状:许多学生往往都要在进高校舞蹈专业之前奋力闯高考这一难关,然而,在进入高校之后就开始放松下来,对于学习和考试以及舞蹈演出都持淡漠的态度。如此一来就会导致一些学生难以热情对待舞蹈专业的学习考试以及其表演。近几年的升学情况可以看出,舞蹈专业中真正用心跳舞,真正喜爱舞蹈的学生相对较少。因为舞蹈教学并非易事,舞蹈训练又是枯燥的,所以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有足够的耐力,而且还要承受成功前的孤寂。因此,学生对于这样的情况就会表现出焦虑和烦躁的负面反应,这就给教学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 2、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高校艺术类舞蹈教学对学生的培育计划都是在学生入学之前就已经安排好的,这样的计划虽然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效果,但是在老师引导下机械的进行学习,对于学生的素养提高以及专业技能的提高都是一个不良的影响因素。此外,在舞蹈教学活动中老师综合素养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假如一个老师的专业技术不能过硬,专业知识的不丰富、职业道德素养不高,是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是不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学习。因此,高校艺术类舞蹈教学不仅要与时俱进,改变以前“填鸭式”教学模式、推陈出新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的创新意识,还要提高舞蹈老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能力素养等综合素养。 3、舞蹈教学没有做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目前我国的高校艺术类舞蹈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在舞蹈基础、对舞蹈的兴趣以及学习舞蹈的能力上都有很大的不同。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很少去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接受程度,而是进行统一的教授和考核,这样就会有部分学生感觉课程很难,跟不上进度;另外也容易忽视某一些同学的原创性。如此下去大部分统统可能会打消好好进行学习的念头。 二、高校艺术类舞蹈教学的改进措施 针对高校艺术类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状,作为高校舞蹈专业老师,最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目标,慢慢使他们对学习舞蹈怀有信心,不断的激励学生去认识舞蹈,领悟舞蹈的意义,做到真正喜爱这个专业。所以,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提高学生全面素养的号召,各高校艺术类舞蹈学校应改进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1、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加大对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首先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就必须丰富的现代化教学方法,这也是减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