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教学论文 1 当前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养教育时代的到来,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职体育教学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也影响到了人才的培育。因此,必须改革高职体育教学,深化讨论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1 教学模式陈旧 从事高职体育教学的老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再加上许多高职院校的前身大多为中专院校,在当前的教学中必定会沿用某些原有的教学模式,甚至是全部照搬照抄,这样一来,导致整个高职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相对滞后。陈旧的教学模式和封闭的教学理念致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体会到学习体育的乐趣和意义,因此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参加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使得高职体育没能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1.2 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式多采纳示范讲解、分解教学和完整教学拆分或结合的方式来将体育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对于体育技术动作的学习来说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是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角度来看,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并没有考虑到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给予的教学信息,逐渐对体育失去了兴趣,参加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相对较弱,同时采纳这种教学方法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育。所以说,原有的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满足素养教育的要求,只有对其进行合理改革和创新,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1.3 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难以凸显 素养教育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活动。当前的高职体育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不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高职院校的在读学生年龄多为 18~22 岁,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的各方面机能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个时期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有着不同的接受能力和爱好,要求老师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上要结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结果,将体育运动的教学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对于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可以进行个别的专门指导,鼓舞学生在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上获得进一步的进展和提高;对于兴趣性不强的学生要加强引导,明确体育锻炼的价值,引导学生形成终生体育观念,促进学生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1.4 理论教学和考核内容不符 在理论教学方面,高职体育教学的理论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主要是裁判法以及与奥林匹克相关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