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老师群体特征的学生评教分析 一、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 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很多,课程的难易程度、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课程的重要性等都会影响学分的打分,这些作为课程本身具有的客观因素而存在。老师作为学生评教的客体,其本身的各种特征都可能影响学生的打分。有的老师讲课风趣幽默,引经据典,知识构成宽阔能得到较高的评分,有的老师关怀爱护学生,成为学生的指引,这些老师可能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相反的,假如老师一味死板教书,对学生不闻不问,那么得分是低的。而在实际工作中,老师的特征会有更多差异性,如性别、职称、学历、年龄、教龄等,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打分。现有对评教结果的统计分析大部分只给出笼统的结论,没有对老师的特征做出更多的分类讨论。 二、高职老师的群体特征 高职院校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因此对老师的培育有自己的要求,很多老师具有较高的学历、有企业工作的经历,也具有双师素养,这是很多高职院校老师具有的特征。我们依照高职院校注重的老师特征对学生评教进行分析,讨论老师的企业工作时间,是否具有双师素养,学生辅导员经历这五个大类群体特征是否对学生满意度有影响,据此对学生评教做出基于高职老师群体特征的分析和讨论。 三、高职老师群体特征与学生评教结果的关系 企业工作经历是高职老师的一个很大的群体特征,从评教结果发现与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老师比较,具有中短期企业工作经历的老师更让学生满意,而长期的企业工作经历并没有明显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对老师和学生进行进一步调查了解表明:在企业的工作经历帮助老师具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能给予学生更多更细更具体的指导,因此获得学生的好评。长期企业工作经历并不具有更大的优势,主要是因为长期企业环境使老师的思维模式固化,他们或许具有更高的技术能力和实践水平,但是在教导学生的方式上有待提高。双师素养老师是高职院校老师队伍建设的特色和重点,指老师获得老师一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如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既是教授又是高级工程师等,双师素养的老师更让学生满意。进一步调查了解表明:双师素养老师除了拥有老师系列职称外还有着行业相关的职称,如工程师、药师、经济师等,这些职称作为老师素养的补充,是对老师社会身份的肯定,让老师们有更多的自信,在教学上更游刃有余,尤其对实践环节的把握更到位。职称是老师专业技术水平的最直接体现,从评教结果中发现除了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