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下通识教育探究 [摘要]“通识教育”是构成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核心,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也是其基本宗旨之一。然而现阶段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的通识教育却走入了误区,学校不能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老师也不能全面地认识通识教育,影响了通识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因而学校要实行措施,改善当前的通识教育现状,制定一系列措施,在帮助学生的同时走出教育误区,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等职业学校;通识教育;教学管理 目前,我国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和讨论都还不完善,一些高等职业院校还没有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开展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应该充分认识通识教育的作用,实行措施提升教学效果。 一、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素养教育的要求。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以便在今后的社会上能够不断适应新的事物,除此之外,自身的道德素养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开展通识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避开将学生培育成不懂变通,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开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近年来校园流血事件频发,就是学校在“教书”的过程中忘记了“育人”,从而将学生变成了只会学习的机器。开展通识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将学生培育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性的、完整的人才。(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在学生毕业就业的过程当中,单单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壁。通识教育的开展对于学生的整体素养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它将各科的学习进行了融会贯穿,延伸到生活以及社会中去,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变得更加灵活和全面,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得学生更容易在就业的过程中脱颖而出,被企业所认可,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也能更灵活地学习和工作,前途会更加光明。 二、高职通识教育开展现状 (一)有名无实。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在开展通识教育的过程当中,并没有体会到通识教育的精髓。学校领导认为通识教育就是简单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在课程的开展中往往将重点放在了知识的延伸方面,盲目地增加科目的数量。这种做法只是表面上实施了通识教育,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作用,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导致了反效果。(二)“双师型”老师文化素养有待增强。“双师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