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管理在酒店实习的运用 一、学生在酒店实习中的存在问题 (一)社会对酒店行业的偏见 酒店业属于我国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由于长期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许多家长和社会人的眼中,从事酒店行业就是伺候别人的下等职业,这使得在学生从事酒店行业时缺乏职业荣誉感。大多数学生的实习都是在违反自己的意愿的情况下,完成任务式地服从学校的安排,当实习结束后家长和学生会选择离开酒店企业。 (二)学生对酒店管理层心态的不满 酒店行业进展迅速,现在整个酒店行业缺乏拥有专业素养的职业经理人,这些人一般年纪偏大,实操技能出色但系统理论知识缺乏,管理模式为依据管理者个人经验操作,这种操作模式不利于刚走出校园的学生融入酒店,对企业文化不认同,进而对酒店管理层心存不满,难以留住学生人才。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 对酒店管理人员而言,知识固然重要,但是丰富的从业经历是重中之重。在酒店内部,无论是普通的服务人员还是各层次的管理人员,都必须具备擦地板、叠被子、摆桌子、端盘子等这些最基层的工作经历,而高校酒店专业的教学基本集中在对理论知识的讲授上。同时,酒店业的飞速进展使得其在管理理念、服务程序等各方面日益更新和完善。这就出现了学校教材上的理论滞后与酒店管理实际中的差距。此外,学校仅有的教学实习还常常由于组织不充分,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让学生产生了对酒店工作的不认同甚至厌倦感。 (四)学生实习态度不够端正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是酒店实习的主体,其问题非常关键,具体表现有:第一,学生很难完成自身的角色转变,眼高手低,不愿接受自己充当酒店服务员的角色。第二,多数学生自我定位太高,认为自己是高校毕业生,不愿从基层做起,只看到眼前每天从事的重复性体力劳动,认为自身所学的知识和能力无法施展,将实习视为无用功。第三,学生在酒店实习过程中,没有将自己视为社会人独立面对问题、锻炼自己的意识,出现问题时往往依赖学校出面解决,且遇到一点不顺心便将责任推托给学校。第四,学生严重缺乏吃苦精神且心理脆弱,酒店工作中需面对多种多样的客人和同事,他们不能将这些人际关系的处理当成一种锻炼,而是看成是一种不愿面对的苦恼,产生抵触心理。 二、解决问题应实行的对策 (一)学校方面 1.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重视学生职业心态培育。在酒店管理这个特别的专业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依赖于踏实有效的专业教育工作,专业老师要把“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