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_第1页
1/14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_第2页
2/14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_第3页
3/14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摘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生心理问题愈来愈受到社会关注。本文从高职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心理问题的成因、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等方面展开思考,力求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发布的 2024 年全国教育事业进展统计公报中指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 2560 所(含独立学院 275 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 1341 所,占总数的 52.38%。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进展壮大,高职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进展行动计划(2024-2024 年)》要求高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建设”,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对高职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高职院校全面落实素养教育,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了解高职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积极思考相应的对策,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1 高职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高职生一般年龄都在 18 至 20 岁之间,生理进展趋于平缓并走向成熟,思维逐渐达到成熟水平,独立自主性日益增强,人格趋于定型,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并成熟。同时,高职生面临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假如处理不当,很有可能进展为心理障碍甚至心理异常。心理学讨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认知、情绪、意志、人格等,下面将从这四个方面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展开讨论。 1.1 认知层面 认知过程与学生学业密不可分,认知水平对学业成绩有着重要影响,学业成绩的提高也有助于认知水平的进展。高职生大部分是没能考上本科或者被调剂到高职院校的,往往具有失落感,对学校和专业都不感兴趣。另外一个方面,学习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等的变化,可能会引起部分学生适应障碍,进而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严重影响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 1.2 情感层面 高职生处于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容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产生各种情绪。埃里克森在心理社会进展理论中提到,这一时期青年学生的主要心理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以及亲热对孤独的冲突。人际关系、恋爱问题、学业成绩、就业压力等都能引起学生的情绪波动,而且学生往往非常关注他人的评价,敏感多疑,容易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对其社会功能造成损害。 1.3 意志层面 意志是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