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称量实训教学设计论文 摘要:在教学设计中,核心素养是三维课程目标的继承与进展,是教学适应社会进展的理论指导。社会生活对于学生的进展提出新的要求,这种要求在职业教育阶段更为突出。在食品、药品生产与经营相关专业的职业教育中,做出精准快速的称量操作,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技能和职业素养。这项实训课程应不断创新教学设计,体现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称量;教学设计 教育是一座桥梁,是连接人与社会的纽带。我们常说教育润物细无声,但社会的迅猛进展,势必促使教育教学的日新月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正全力探究教育教学新境界,“培育什么样的社会人”,“学生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养”,推动教育者们砥砺前行。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教授在某央视节目中谈到,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面临更多选择的同时也面对更多的困惑。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毕业即就业,工作包分配且社会需求大,所以没有太大的择业顾虑。但是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往往会有这样一些想法:是继续读书还是开启职业生涯?我的能力是否已经能够达到自己心仪职位的要求?我是否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承担社会责任?所以,是什么让现在的许多大学毕业生有如此困惑?就是因为我们在高级教育阶段没有做好从入学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核心素养要求。 一、核心素养融入教学设计的三点思考 1.继承并敢于打破三维目标的教学设计思路。2001 年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是“双基”目标的提升,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这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备课时会生硬地将教学目标割裂成三个不同的方向,抑或不能完全体现三维目标时牵强加入教学内容或拔高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该以学生为本位,而不应当为“设计而设计”。太过刻板地遵循三维目标,反而与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产生偏移。在高等教育阶段,三维目标体系构建同样对教学设计有指导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以将学科本位的教学思想承前启后,二是为即将走入社会的学子强化专业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但我们应该注意到,现今仍然有许多大学生缺乏一些素养,如创新素养、科学素养、逻辑素养等。2.理解核心素养和化学学科素养的关系。化学是关系社会进展的重要学科,涉及我们的衣食住行,也是能源、材料、环保、医疗等方面密不可分的知识基础。化学核心素养包含化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