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教学论文 摘要: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引入工作坊教学模式,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创意能力和动手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为高校“产学研”的互动提供平台。这种教学模式需要一套相对应的评价与考核方法,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改革。该文根据工作坊式教学的特点,分析工作坊式教学的考核评价要素和方法。 关键词:工作坊教学;评价;考核 工作坊模式是一种以头脑风暴为特征的创新研修方式。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的劳伦斯•哈普林将“工作坊”的概念引用到都市计划之中,让其成为不同立场和族群的人们思考、探讨、沟通的一种方式。工作坊教学模式在国外已经用得相当普遍,近些年在我国高校讨论生教学中也开始被采纳。工作坊教学模式运用于艺术设计教学,早在 1919 年 4 月 1 日成立的包豪斯学院就已开始,被称作集体作坊式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设计师。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引入工作坊教学模式,对一些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形成工作坊式的教学体系和方法,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创意能力和动手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善学习风气;加快课堂知识到能力的转化速度;全方位培育学生的设计综合素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为高校“产学研”的互动提供平台;等等。当然,并不是好的模式就一定能够成功,工作坊式教学还要有一套相应的评价和考核方法。客观的评价非常重要,评价是人类的一种特别的认识活动,对客观事物的评价是人们对该事物及其意义的一种观念性把握,是对客观事物价值的认定。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采纳与工作坊式教学适应的评价和考核方法,可以为达到上述教学目的提供保障。 一、工作坊式教学的考核评价要素 1.过程评价要素。(1)主题选择和设计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中,主题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每节课的主题就是课程计划中的一个章节。工作坊式教学并没有章节内容,也没有前后先导内容和续接章节,只有主题项目,完全取决于授课老师对主题和任务的选择。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工作坊主题一般是项目专题化设计,老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个性化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工作坊主题。所以,老师对主题的选择和设计非常重要,主题的好坏决定能不能吸引学生参加、是不是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进展。如,在人物形象设计工作坊教学中,老师设计了包括以“绽放”为主题的饰品设计制作活动、以“万象新生”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