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 年老师经验沟通会发言稿精选六篇 老师之间需要互相沟通、互相学习,为此我们举办一个经验沟通会,你写好发言稿了吗?下面我带来的是 20XX 年老师经验沟通会发言稿精选六篇。 【篇一】 各位领导大家好: 站在这里我感觉很惭愧,因为我没有什么好的教学方法,更谈不上什么教学经验。 下面我把平常教学中特别注重的一点做法向老师们汇报,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判指证。 我要说的是:抓好新授课的教学设计。 数学中的新课一般都包括:复习铺垫,教学新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等几大环节。每个环节的处理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教学中我尤其重视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因为一节课的新授部分往往就是这节课的重点,甚至是难点。这个环节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为此每当讲授新课之前,我首先把它与前面的知识 相比,看一看这节课的知识学生能否自己解决,假如能行我不会再讲,指名让学生讲,或者同桌沟通,也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我只负责走到学生中间去搜集那些错误的思想或解答方法,拿出来集体讨论纠正,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讲《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一课中,虽然四则运算混合在一起进行计算是新知识,也是这节课的重点,但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接触过很多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计算,对于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或减这一基本运算顺序很清楚。就凭这一点知识基础,四则混合运算完全可以让他们自己解决,所以课一开始,没有任何讲解,我也把例 1—例 5 五道题全部写在黑板上,首先请同学们找五道题的不同之处:即有的只含一级运算,有的含两级运算。有的带(),还有的既带小(),又带了[],找完后老师说:“这些题都是计算题,每道题都有自己的特点,你们会吗老师可有点担心你们会做错……”。在激发了学生们的求胜的心理后,让他们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结果,然后请出错的同学说出自己的运算顺序,让同学们在讨论他出错的原因中,归纳出:小学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像这样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完全放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其效果比我们一个例题接一个例题的讲解效果更好。 可在我们新授课中有些新知识是相当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很难。每当这时我同样不去就例教例,就题讲题。为什么呢数学老师们可能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每到教学重难点的地方,我们怕学生听不懂,于是把教材中的例题讲了再讲,老师讲的很清楚,学生当时听的也很明白,可等到让他们独立解答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