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1500 字 《富兰克林自传》一书由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著,作者以自述的语言讲述了自己成功的经历和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下面我带来的是《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1500 字。 富兰克林生于 1706 年,卒于 1790 年。他的一生几乎贯穿了整个十八世纪。18 世纪是理性启蒙时代,崇尚科学,追求个人自由。 富兰克林六十五岁才开始写这本《自传》。富兰克林在材料取舍上,主要以教育后代为出发点,体现了作者勤奋、乐观、宽容、积极进取,不断完善自我、造福社会的精神。 《自传》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对一些现象的评论风趣幽默又不失智慧。比如对于“虚荣”的评论就很有意思 人大多不喜爱他人倾慕虚荣,而自己的那颗虚荣心再大也安之若素,然而我无论在哪里遇到虚荣,总是以礼相待,因为我信任,虚荣对于倾慕者也好,对于他周围的人也好,往往都是有益无害的。 选取几个侧面来说明一下我阅读《自传》后的感想。 阅读给富兰克林带来了重大影响。 传记的第一部分,是富兰克林写给儿子威廉的信。信中详细描述了富兰克林小时候嗜书如命的情景。富兰克林的父亲也是因为看他喜爱看书,才决定让他做一名印刷工,后来他财宝自由就从开办印刷厂开始的。 年轻人多读名人传记,对于培育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很大帮助。富兰克林年少时对希腊作家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百读不厌。《名人传》由 46 篇传记组成,大部分捉对立传,把行为和品性相近的一位希腊人和一位罗马名人列传。罗马帝国与希腊文明一脉相承,信任富兰克林读这些传记,肯定兴趣盎然,收获颇丰。 我给上小学的儿子买了一套最早在台湾编辑出版的《世界伟人传记》,他也是看得津津有味,对于感兴趣的人物,比如《莱特兄弟》更是看了有十多遍。 富兰克林在十六岁的时候,阅读了一本提倡素食的书,就决定开始吃素。他在哥哥的印刷厂打工,因为吃素,就向哥哥要了一半份额的伙食费,自己做素食。由于素食比较省钱,他又拿出伙食费的一半来买书。素食的习惯,使得富兰克林既有钱买书又节约了用餐时间来看书,真是一举多得。 富兰克林还提到阅读对他写作、表达上等方面的影响。他在给儿子的信中用充分的笔墨说明了阅读的乐趣以及对他人生的重要影响,无疑也是想传达多阅读、早阅读的重要意义。 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推动一件事情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进展,离不开他人的支持与协助。在自传中富兰克林通过自身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