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则新闻谈“防灾教育”最近三则新闻引起笔者的兴趣。新闻一:2025 年 9 月 1 日,日本进行年度灾难应急演习,据共同社报道称,共有 40 个县的 XXX 民众参加了此次演习。新闻二:人民日报调查:我国近四成公众从未受过防灾教育。一半以上人认为防灾、减灾教育不充分。专家认为防灾减灾教育要纳入岗前培训,教育要从运动式变为制度性,地方政府重视不够、专业人员缺乏是主因。新闻三:湖北襄阳市中小学校“开学消防安全第一课”活动启动,开展“五个一”消防教育活动,安全宣教从中小学生抓起。第一则新闻的三大看点:一、规格高。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和日本内阁各大臣参加其中,野田佳彦还到神奈川县横滨市视察了防灾演习现场。二、规模大。40 个县的 XXX 民众参加了此次演习。三、法定化。为纪念 1923 年 9 月 1 日发生的关东大地震,日本政府于 1960 年将每年 9 月 1 日定为防灾日。笔者谈:一、国家首相和政府高官参加应防灾演习,是日本政府对安全宣教重视程度的最好证明,这种宣传效果是文山会海所不能相比的。更应值得称道的是日本举办的是地震防灾演习,而地震在我国是被公众定义为“不可抗拒性自然灾害之一”的,而日本人就是要与这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作抗争,与“逆来顺受”作抗争,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二、日本 40 个县 38 万民众参加演习,这种规模活动的组织能力和“不走过场”的演习实效,是让人敬服的。还有一个细节应当注意,参加演习的是 38 万民众,不是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员工。人民日报的评论:“要扩大教育的覆盖人群,让防灾减灾教育成为一项制度,而不仅是运动”。事实上,在第二则新闻中,《人民日报》调查数据中“近四成民众从未接受过防灾教育”,这个数据放在农村尤其是边远区域,数据会更惊人。日本是一个防灾减灾教育覆盖率很高的国家,德国的防灾减灾教育率也很高,达到了 80%。这些调查数据还涵盖了农村。在我国的情况如何?《人民日报》调查中,被问及家中是否会常备急救用品,如救生包等,74%的人表示不会准备。而在记者的随机调查中,十个人中只有一个人家中会常备灭火器,会使用灭火器的也只有两个人,更有受访者表示“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些受访者居安不思危的意识并不是个案,而是具备一定共性的,这也是我国安全事故频发最大的意识上的安全隐患,这种意识上的安全隐患不消除,待到灾害到来时,只怕是“灾害降临生无门”,又是一场悲剧重演。第三则新闻中,襄阳市从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