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在于安全意识的培育近日,中国新闻网报道了一篇《南京一商场失火 饭店锁门要求顾客先结账》的消息。据当事人郑先生回忆,事发时他一家在位于该购物中心七楼的某日本料理店内吃饭,一看到浓烟,饭店的两名服务员就第一时间拿着锁把饭店的大门锁上,并把卷帘门也拉下来了。“他们说,客人一个也不让走,必须先买单,然后从饭店的员工通道出去。当时店内大约有三十来号人,不管有没有吃好,都只能乖乖买单逃命。”当然了,吃饭付钱,本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在营业场所存在危险,顾客生命面临火灾侵袭的关键时刻,店家实行锁门、拉卷帘门硬是要一一买单后再走的极端手段,被人称之为拦路抢劫和谋财害命。尽管只是一场虚惊,但却不仅是反映了商家的“要钱不要命”的做派,更是反映了商家安全意识的缺失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欠缺。其实也不仅是这一家,很多企业和个人都面临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欠缺。如此前的首都大暴雨,尽管早已发出了暴雨警报,但是我们是怎么应对的呢?高速公路照常收费放行,演出也是照样进行,民众该外出还是外出,各家公司、企业也是按部就班的根据原来的时间上下班,否则,路上也不至于堵的水泄不通。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在安全上的集体无意识,应对机制的缺失。反观香港,当今年第 8 号台风“韦森特”逼近我国东南沿海,7 月23 日 17 时、23 时、24 日零时,香港天文台相继挂出 8 号、9 号、10 号风球,这意味着最高级别的台风即将来袭。7 月 23 日晚,香港铜锣湾。原本熙熙攘攘的大街空无一人,昔日灯火辉煌的百货公司早早熄灯打烊,每天叮叮作响、慢悠悠穿行的有轨电车,也已经停驶。热喧闹闹的香港,完全换了另一副面孔。“出门先看天”、避开在外逗留,“足不出户”是香港市民面临 8 号风球时最重要的防护措施,这表明市民有很强的自我防护意识。路边的商店,也有谨慎的店家在橱窗上贴上胶纸,以防玻璃被暴风吹破伤人。而香港的公司一般会在天文台宣布悬挂 8 号风球前两个小时让员工下班,确保住得远的员工可以在风球到来前顺利到家。所以,尽管是强台风,但香港交上了一份没有死亡一人的合格的答卷。增强安全意识,学习自救互救知识、技能,是减少灾害损失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办法。所以,尽管我们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应急救援力量,但更重要的是全体国民的安全意识的培育。应将公共安全提升到“安全文化”的高度。建立起一套在日常生活中自我学习、自我积累、自我能力提高的良性机制。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