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煤矿安全生产煤矿进展到今日,安全是最令人担心,最没有把握的一项指标,重大恶性事故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大大小小的事故时有发生,全行业安全情况不容乐观。煤矿事故多、伤亡大,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每发生一起特大事故,都在引起广泛影响,它直接涉及到社会安定与政治稳定,同时使改革工作、经营工作、生产建设等也都要受到影响。如何从根本上实现煤矿安全与健康情况好转,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煤炭工业各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不可推卸责任的责无旁贷的职责。1、强化行业管理,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及监管力度近几年以来,随着煤炭行业管理机构的撤销,国家对煤炭宏观调控乏力,尤其是一些产煤省撤销了煤炭管理机构,政府对煤炭工业的行业监管都不到位,形成了一种以企业为主、行业管理为辅的安全管理模式。由于政府转变职能,以“直接干预”到“宏观调控”,在对企业经营“松绑”的同时,不再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直接的安排和检查,使政府的安全生产管理监察功能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脱节,各企业往往把更多的精力、财力放在生产和追求经济效益上,而把安全工作放在次要位置。因此就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而言,应加强政府的行政、监查、管理力度,走行政和市场相结合,以行政为主的管理道路,逐步向法律和市场手段相结合的目标过度,应该积极寻求政府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和途径,仔细解决煤炭行业管理弱化问题。政府组织的各项检查、整治等等手段一个也不能少,而且还应该不断强化、深化,同时,政府对解决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更应实行强硬措施。2、加大安全投入,遏制“违章”、“违法”生产近几年以来,在安全投入上国有煤矿缺钱投入,乡镇煤矿不想投入的现象相当普遍,致使煤矿安全投入严重不足,设施、设备老化陈旧,矿井防灾抗灾能力严重下降。尤其是西部和东北老煤炭企业经济情况仍然较差,自我投入更加不足,煤矿防灾系统不健全,相当多的矿井监测监控局限于监测方面,缺少监控功能。多数国有地方煤矿通风系统存在问题,包括通风机老化,通风断面小等,机电和运输、设备老化,保护装置不齐全,防爆性能差等问题,大部分小煤矿生产方式落后,安全设施简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如遇有较大的灾害,就会出现矿毁人亡、老板逃跑、政府办丧的现象。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就要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对于那些经济情况差的老煤炭企业,资金渠道应当由企业自筹和国家投入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