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志愿者讨论生支教团项目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从 1998 年开始组建,1999 年开始派遣,实行自愿报名、公开招募、公平选拔、定期轮换的“志愿接力”方式。四川大学是首批组建讨论生支教团的 38 个高校之一。至今已连续十九年派遣204 名志愿者先后赴、赴青海、甘肃、四川等西部地区接力奉献,目前长年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美姑县、甘洛县等地开展支教服务。现在西部计划讨论生支教团项目在四川大学校内已经形成相当的影响力,从校长本科新生开学典礼讲话到学校的扶贫工作总结计划,川大支教团可以说出镜率极高。每年均有近 200 名应届学生报名争取 21 个支教团成员名额,川大支教团可以说是点击量极高。仅去年一年,全校数十个部门、学院、机构都将校园扶贫工作与讨论生支教团工作相结合,川大支教团可以说是整合度极高。一、规模不断扩大,双向受益日益突显近年来,四川大学讨论生支教团在学校的指导下积极思考,探究出以精神扶贫为中心,智力、德育、素养多管齐下的教育帮扶路线。以教、辅、访、促组建模块化教学工作。教:川大讨论生支教团所有支教老师均投入服务地第一课堂教学中,19 年来累计服务 700 余个教学班级,为近 5.6 万彝区学生(人次)开展 14 万余课时的基层教学。支教老师平均用课时 1.5 倍的时间进行课前备课、课后总结和作业批改,并运用周末和节假日进行教学探讨,提升教学水平。在昭觉、甘洛、美姑支教团均设立了“川大班”,由四川大学的支教老师接力教学,接力关爱,接力帮助,“川大班”成绩均达年级第一。辅:利用川大教育教学 MOOC 课程体系,嫁接中小学课程,开拓“翻转课堂”,学生利用可靠终端的大量网络课程资源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并时时动态测试。跟不上讲台上老师,可以有数十堂同类网络课堂供点击;哪道题不会,可以直接精准对接知识点复习。针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特别是有一些升学压力的班级,支教老师还进行小班化义务课余辅导,年均补课 200 余课时,参加辅导课程的学生 90%成绩获得提升,平均增幅超过 10%。访:针对家庭状况至学业受影响的学生,支教团老师开展家访,并尽可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如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募资助学,19年来,向爱心人士募集善款近 300 万元,帮助 2000 余名优秀贫困中小学生完成学业。募集过冬物资,投放到凉山州近百所偏远学校,组织援建“爱心桥”“梦想教室”“爱心村小”等项目 100 余项,累计估值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