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竞争对手服务客户有一次为了改班机,我在香港柜台前枯站,在我之前是一位老外,柜台里两个服务人员,一个埋头做自己的事,另一个忙着处理老外的事。苦候多时,我于是转而请那位闷不吭声的人处理,他发话了:「我不做这些事!」我啼笑皆非,不做这事干嘛坐柜台?就在这时,隔壁国泰航空的柜台人员主动过来帮忙,我迟疑了一下,问:「你不是航空的人啊!」他说:「没关系,我们的计算机可以互相连线。」没几分钟,他轻松地把我的班次改好了。我十分讶异!应该服务我的公司不理我,反而是它的竞争同业解决了我的问题,想想看,今后我会选择哪家航空公司?回台湾后,我和当时的安泰董事长尹衍梁分享这故事,不知道是否给了他灵感,大润发量贩店发展出新号召:「在其它量贩店买的货不满意,都可以在大润发退货!」这一招很厉害!大润发只是代客户把瑕疵品退回厂商,本身并不负担损失,退自己卖场里的货和其它卖场的货,其实没什么差别。何况这种事发生的机率非常低,很少人穷极无聊在这家买东西,却到那家去退货,小小服务,换来的广告效益却无远弗届!我也拿这个案例鼓舞同仁:同业的客户打电话来,不论问保单或任何保险事宜,都要尽心尽力服务。因为很可能他今天是别家的客户,明天就成为我们的客户。目标的威力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的人没有目标;%的人目标模糊;%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年的跟踪研究结果,他们的生活状况及分布现象十分有意思。那些占%者,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地努力,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那些占%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多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的不可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其中占%的模糊目标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的是那些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令千里马失足的往往不是崇山峻岭偶尔到朋友办公室,发现在他的案头上,所有的办公用品:回形针、红蓝铅笔、胶水都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