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周书记的一记耳光》心得体会把“心系人民”这根“接力棒”传好

《周书记的一记耳光》心得体会把“心系人民”这根“接力棒”传好_第1页
1/2
《周书记的一记耳光》心得体会把“心系人民”这根“接力棒”传好_第2页
2/2
《周书记的一记耳光》心得体会:把“心系人民”这根“接力棒”传好《周书记的一记耳光》心得体会:把“心系人民”这根“接力棒”传好 如今,迈入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办公条件越来越好,工作中可用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但是,少数领导干部却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远”了:走访慰问,只顾着拍照“留痕”、微信定位,根本无心与群众深化沟通者有之;面对服务对象的办事需求,没有耐心、怨声载道者有之;丝毫不满足于已拥有的职务,总觉得组织“亏待”了自己,不肯担当作为者有之.....凡此种种,都是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为民情怀淡泊的体现。 诚然,现在的干部与老一辈干部的成长时代不同,面对的国情、民情不同,思想观念、处事方式自然是“今时不同往日”。但是,在任何时候,“为人民服务”,都不只是一句宣读入党誓词时喊一喊、开会发言时念一念的口号。它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党员干部在心系人民、为民担当中付诸行动,在干事创业、知行合一中变为现实。 因此,无论客观条件、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对群众的感情不能变、对人民的责任不能丢。真挚的为民情怀,不仅是老一辈干部的“专利”,更应是每个当代干部的“标配”。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党员干部要循着老一辈优秀干部的榜样之光,在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接力奋斗。始终做到心中有民、肩上有责,以对人民的真情为根本驱动力,以群众的安危冷暖为出发点,以实现群众最关怀、最直接、最现实的意义为落脚点,把“心系人民”这根“接力棒”,接好、拿住、传稳。 7 月 6 日《菏泽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书记的耳光》的文章,在各大网站流传开来。时任中共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同志到曹县革命老区曹县韩集乡红三村看一位杨得志将军当年的老房东、老共产党员伊巧云老人,随后,周书记在回到县城参加县委的一个汇报会上抬手扇了自己一个耳光,这一记耳光打得是那样清脆,话说得那样沉重,坐在他身旁的县委书记一下俯在桌上,低声哭出声来。这一耳光给了每一个共产党人怎样的启示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走过了 97 年风雨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战线上,涌现出了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党务工作者。周书记就是这样一位有着坚强的党性、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本色的共产党人,他怀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誓言”,怀着为党、为国、为民的担当,树起了一代共产党干部的风范,汇聚起了照亮新时代前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周书记的一记耳光》心得体会把“心系人民”这根“接力棒”传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